李娜
【摘 ? ?要】隨著時代發展,英語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普及,初中英語作為小學和高中階段的過渡承擔著及其重要的教學使命,不僅要注意和小學的基礎鏈接緊密,還要打好基礎為中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閱讀教學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的教學模塊,自然受到關注。
【關鍵詞】口語 ?素材 ?問題 ?情境互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046
英語閱讀無疑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所在,但是在具體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并沒有充分發揮出閱讀教學的作用來,經調查很多學生平日里不喜歡閱讀,認為單詞太多感到枯燥,學不進去。對此,教師首先應該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素養,為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使其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興趣。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閱讀教學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越來越注重“聽、說、讀、寫”四大基本素質,但是教師往往很難改變傳統應試教學策略,只注重聽和寫,而忽視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導致學生雖然認識英語但是沒有勇氣大聲讀出來,更別說把英語作為日常用語進行交流了,如果從一開始學生對英語發音就有畏懼心理,以后再改正就會非常困難。現在社會更加注重英語的交流功能,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讀和說的能力訓練。而閱讀教學就是很好的輔助,建議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學生的口語能力:一是每篇閱讀都要大聲朗誦一遍,學生分小組互相檢查,可以對每位學生都進行考察,教師也要認真聽學生的發音,并且把學生遇到的問題統一講解進行糾正。二是,改變傳統的閱讀只是學習單詞的工具,要充分發揮閱讀對學生語感的培養作用,要求學生根據句式自己組句,表達新的意思,每天一句就能逐漸的使學生養成分析句子的好習慣,提高對語言的敏感度,使口語表達流暢。三是,鼓勵學每天晨讀從學過的課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篇有感情的朗誦,或者組織學生之間開展朗誦競賽,通過競爭的形式激發學生主動練習口語。四是,鼓勵學生日常生活中多用口語進行交流,互相糾正發音,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比較經典的英語學習案例,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最后教師上課最好堅持用英語授課,很多教師用中文授課只會養成學生的惰性,習慣于中文交流就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
大部分學生都覺得英語作文不好寫,經了解主要是因為不知道說什么,并且很多單詞都不會,作文都是千篇一律的it is…或者I am…,沒有變化的句式,也不會特殊的表達方法。主要是學生的日常積累太少,而閱讀教學就是很好的素材可以供學生寫作文使用。一方面建議教師鼓勵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把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句子用彩筆標記出來,經常閱讀并且背誦,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積累語句和單詞。另一方面,教師上課講閱讀不要總是關注語句的意思,理解只是第一步,還要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對特殊句式有深入的體會,在具體語境里把握其含義。很多學生確實做了不少筆記,但是做完之后再也不翻不看了,只是單純花費時間沒有收到任何成效,因此教師還要鼓勵學生每天寫日記,把積累的句式或者單詞運用上,不用寫很多,只需要寫4至5句話就可以很好的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并且加深記憶。
聽課的過程中發現不少教師的上課流程都很固定,先領著學生學習新單詞,然后就開始逐句的分析和翻譯,學生沒有任何興趣可言。翻譯完閱讀就開始讓學生根據課后的問題重新讀課文回答問題,學生做完題對答案,教師講題,模式基本固定,閱讀教學沒有任何變化。學生長久的在同一種乏味的教學模式中學習就會產生疲勞,而英語閱讀也被僵硬的形式所束縛沒有產生應有的積極影響。建議教師采取設置問題的方式進入閱讀教學,并不是簡單的設置課后的問題,而是有針對性的。一方面問題要多樣化,既有內容的也有關于閱讀形式結構方面的考察,例如在開始前要求學生在講完之后對文章進行段落劃分,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并且說出自己的原因,使學生對閱讀整體的意思和各部分的內容有總體的把握,帶著問題進入學生會更加有動力。另一方面,設置一些細節性的問題,需要學生細心閱讀才能找到答案,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三,教師針對一些特殊句式進行考察,例如it is too…to do something,要防止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誤用,通過考察使其正確理解句式含義??傊畣栴}要多樣有變化,使學生每次都有新的收獲,獲得心理的滿足感。四,教師鼓勵學生每個人出一個問題,并且寫上自己的名字,隨機把寫著問題的紙條分給其他同學,并且把答案寫在上面,最后再交換。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學生主動設置問題既需要其對閱讀有深入的把握有要能夠回答其他人的問題,產生內在學習的動力。
閱讀教學是一種情境教學,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相比較高中一般都很生動,也和學生的生活很貼近,教師要充分利用這個優勢,開展閱讀情境教學。一方面,教師鼓勵小組分角色進行對話,其他小組觀眾和教師分別給出評價,最好采取積分制,每個學期看那哪個小組得分最高給出物質獎勵,推動學生的積極參與。另一方面,建議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背景圖片或者視頻,通過視覺和聲音的沖擊震撼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此前提下進入閱讀教學,學生的體會更加深刻真實。第三,教師的教學神態、語言、肢體動作都是閱讀情境的組成部分,筆者曾經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閱讀課,他語調抑揚頓挫、發音清晰、聲色洪亮,整個課堂氣氛被充分帶動起來,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也踴躍發言。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對學生的影響作用,初中階段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非常強,建議教師為人師表要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使自己也成為情境教學的組成部分。第四,教師也要實現班級的整體互動,學生之間、教師之間都平等交流,在一種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會事半功倍。例如有一位教師上課因為學生讀錯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單詞就訓斥學生,導致整個課堂氛圍冷卻,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就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因此情境的形成有很多人為因素,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不斷提醒自己只要站到了講臺上,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教師要拋開自己的私人情感,和學生以朋友的關系展開教學,實現教學相長。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任務之艱巨,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任何教學方法的實施都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建構自我,能夠在學習中獨立解決問題,成為新一代具備語言實踐能力的新型人才,善于把知識運用于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