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鵬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已逐步確立,那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并能充分發揮自我潛能的優秀學生。由于每個學生是不同的個體,學生之間的差異可謂是千差萬別,層次參差不齊。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有時兩極分化嚴重,中等生與差生在班中所占比例較大,課堂上如果老師講快講深了,讓學習困難的同學如同坐飛機,講慢講淺了,接受快的同學就聽得不耐煩。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進行有效的因材施教,在語文課堂上實施分層教學與同課異構教學,可以解決教學中的這一問題。那么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與同課異構教學,下面將具體作一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 分層教學 同課異構教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a)-0144-02
分層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通過教學實踐而總結并充分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的一種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是針對不同學生個體存在不同認知能力與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性而采取的教學方略,其根本實質是因材施教的教學實施,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呢?通過研究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 形式上開展分組學習
一項教學方法的實施不能是盲目的,而是要以教學理論與教學理念為依據和指導,根據教學實踐的經驗而總結并挖掘出來的。分層教學正是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如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學習習慣等來研究并實施的,在課堂教學形式上主要體現在分組學習上,即教師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分別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指導,讓每一小組的同學都能在學習能力、認知能力、掌握知識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并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分層教學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按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程度;二是按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知識的能力;三是按學生的獨立實踐能力。
2 教學目標彈性設計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要首先根據語文教學目標來精心設計備課內容,但并不是有了教學目標教師的課堂教學就可以輕松實施了,還要充分考慮全班同學學習上的個體差異,制訂出彈性教學目標。所謂彈性教學目標就是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而制訂不同的相應的教學目標。如對于優等生教師要對他們要求高一些,不但要求這些學生掌握好書本中的知識,還要引導他們拓展課本以外的知識內容,更加深入地挖掘他們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并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而對于中等學習程度的學生則要求他們首先要掌握好課本內容,把握好課本內容中的知識點、重難點,有不懂的不理解的一定要及時問老師或同學,這部分同學如再有精力可以去擴展課本以外的知識。對于學習基礎差些的學生則要求他們熟讀課文并了解課文中心思想及掌握好生字、生詞即可。以上就是分層教學中教師制訂的彈性教學目標,這也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基礎和前提。有了彈性教學目標的實施,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靈活地根據自身的學習程度與情況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學習時間和制訂好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彈性教學目標的實施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己的教學目標要求下順利并很好地完成教學計劃,不但可以提高教學效率而且可以提升自我學習能力,起到教學目標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課堂提問的分層
以往的語文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的知識灌輸教學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課堂氣氛毫無生機與活力,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在實施課堂分層教學后,教師就可以充分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潛能,采取課堂提問的分層教學,與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互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問題的理解與掌握中更好地學習基礎知識。教師對于優等生可以設計些難度較大的問題讓他們進行思考,而對于中等及偏下一些的學生教師則要設計一些難度稍小并易于理解和回答的問題讓他們進行思考,課堂提問的設計可針對同樣的內容設計不同的問題,也可針對同一問題,要求學生在答題的深淺度上有所區別。
4 作業的分層
作業是為了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以及鞏固所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不同的作業層次,如對于優等生教師可以不要求他們更多地關注課本后的作業習題,而是要求他們多涉取并思考一些書本外的問題及練習題。對于中等及偏下程度的學生教師則要求他們要認真做好課后的練習題,并掌握好每一課的生字詞等。通過作業的分層練習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優等生提高的更快些,使中等及偏下的學生對學習充滿自信的同時掌握好語文基礎知識。
5 評價的分層
原則上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回答問題正確的學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對于沒有正確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的學生仍要給予鼓勵。這里尤其強調一下,教師對于學習基礎差些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要給予提示并稍加引導,無論問題最終回答的正確與否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和激勵,讓這部分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對學習充滿自信心。
總之通過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可以使學生從成績上、思想上、行為上及學習習慣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提升,分層教學使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定位點,并在充分鍛煉自己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以上是對語文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實踐探討,下面將對語文教學中的同課異構教學作進一步具體闡述。由于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數量,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同課異構教學模式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增強課堂的活躍度,為學生智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語文教學中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通過不同教師對同一知識點的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并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改進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6 同課異構的含義
顧名思義,同課異構就是指不同教師以同樣的教學內容為參考,根據個人能力以及看法不同,對課程進行教學設計,從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眼界的教育方式。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不同教師的教學差異,開闊眼界培養學習興趣,還能在教師中間引起反思,有助于教師找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不足,并發現他人的優點,從而有效地完善自我,提高教學質量。
7 開展同課異構教學的重要作用
7.1 有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那就是基本上整堂課都是由教師在講,學生在聽的教學模式,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課堂教學形式逐步得到了改革與完善,豐富了教學形式并擴展了教學模式。其中同課異課的教學方式就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上從認知到理解上都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由于同課異構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針對教學目標根據自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及教材參考的提示說明,并查閱大量的有關教材內容的資料來精心設計并備課,由于不同的教師設計的教學過程具有差別性,同時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也不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的教學方式也不盡相同,因此形成了不同教師授課風格不同。如果采用同課異構就可以使不同教師間的教學風格及教學經驗得到互相學習與交流,這也就極大地豐富了教師們的教學方法。
7.2 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同課異構的教學形式使得學生對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求知欲,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由得提高了學習興趣,也使得課堂教學氣氛得到了活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決定了他們不但對新知識的渴求而且對新鮮的教學模式會產生極大的關注與注意,教師們就可以根據小學生的這些特點采用同課異構的教學形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7.3 有助于科學合理的評價教學
采用同課異構的教學形式后,學校可以通過小學生學習知識的反應程度及課堂效率的提高程度上,并反映在學生對知識掌握過程中考察測試結果上來合理地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通過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考察來提升教師的自我素質和教學能力。
8 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模式注意事項
8.1 注意完善小學語文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
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需要注意它的多樣性,也就是如果教師們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點沒有差異性,而是大體相同,也就失去了采用同課異構的意義。所以不同教師為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就需要精心編排與設計教學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穿插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與眾不同并具有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與特點,并通過教師間的教學交流學習到先進的教學經驗,由此使課堂教學氣氛得到提升,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8.2 注意提高小學語文同課異構的有效性
同課異構是為了豐富教學形式的多樣性而采取的教學模式,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獨立探索知識的興趣與潛能,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因此同課異構不能脫離教材內容,也不能背離教學目標,更不能盲目采用,它的采用是要以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為前提的。
8.3 注意優化小學語文同課異構的設計思路
一堂高質量的教學課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與反復思考的,體現在教學流程的順暢性、教學形式的多樣性、教學內容的豐富性、教學重點的針對性上。以上的某一環節如果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同課異構不是教師們簡單的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思路即達到了目的,而是要不斷地優化同課異構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思路設計上不斷求新、求異,讓學生的每一堂語文課都感受到不同,由此充分調動起學生積極地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讓語文課堂具有魅力和特色。
綜上所述,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實行同課異構教學模式就成為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不僅可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水平,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具有了有效性和實際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與同課異構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使新型的教學形式注入到語文課堂,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為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奠定了基礎,為教學改革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不論是分層教學還是同課異構教學都是圍繞著提高學生學習素養與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目標來展開和進行的,因此廣大語文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深入鉆研教材內容,挖掘和領會教材內容的深刻內涵,把語文教學的改革深入而細致地實施到每一名學生身上,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文榮.小學語文分層教學初探[J].新課程學習,2014(2):11.
[2] 曾祥珍.淺談同課異構教研活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5):58.
[3] 劉菊香.同課異構課堂教學有感[J].中華活頁文選,2014(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