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教學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高職教師意識到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為了適應當前高職教學改革的需要,此文淺析了以能力為本位的過程性考核方式在《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課程中的應用。該課程是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為解決課程內容抽象、知識龐雜、學生動手能力差等問題,根據校企合作企業面向學生就業崗位進行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根據職業能力定位確定課程培養目標,通過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學習,并采用突出操作技能考核的過程性考核方式,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實踐能力。
【關鍵詞】能力本位,過程性評價,教學改革
傳統的考核方式采用單一的終結性考核方式,以最終的結果來評價學生,這種考核方式不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過程性考核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能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這種考核方式符合當前職業型人才發展的要求。筆者以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課程教學為例分析過程性考核方式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從而真正實現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
1.當前高職院校課程考核模式存在的問題
1.1考核過程只注重結果
傳統考試過多的關注總結性考試,且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唯一考試,這種不科學的總結性考試直接導致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受到了禁錮。高職教育過程中的考核過程應是對學生學業、智力及非智力因素發展水平做出階段性評價,考試命題應加強對學生思維過程的考察。
1.2考核方式比較單一
近年來,盡管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都在大力倡導教學方法改革,但“一卷定終身”的傳統考試方法仍然根深蒂固,閉卷考試作為各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考試方法應用非常普遍。然而,這種單一閉卷考試的方式在測試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弊端日益凸顯。尤其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閉卷考試既無法全面反映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又難以真實展示學生的創新意識。
1.3考試內容以知識為本位
傳統的考試內容多以知識考核為主,偏重于原理化的記憶性知識。從某種程度上說,知識的記憶相對能力的發展是必需的,但是知識的記憶并不—定導致能力的提升,而死記硬背卻往往導致思考和判斷的依賴性,導致創新力的匱乏。學生將因習慣于以知識為本位的考試模式而產生惰性思維,忽略對發展自身能力的關注,同時也背離了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
2.基于“職業能力本位”過程性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
過程性考核作為與現代教學手段和方法相適應的新型考核手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不僅關注教學過程中學生智能的發展,而且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結果。過程性評價能夠體現高職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核,它摒棄了終結性評價的偶然性和量化指標的非客觀性,可以全方位地、細致地、人性化地評價學生。同時過程性考核是加強教學過程管理,改進考核方式和反饋學習信息的重要措施,也是科學測評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
2.1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目標定位
基于學校與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家”)合作,培養目標定位在適應全家門店的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崗位或崗位群,即店長、理貨員、收銀員和客戶服務人員的崗位群,應包括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和職業素質的崗位或崗位群的職業能力培養。通過面向全家的崗位需求和職業能力標準的分析,確定了專業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標準的培養為主線,系統設計基礎知識體系、實踐教學體系和職業素質拓展體系。
2.2 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設置
以“校企共育”為平臺,通過理論與校內外的實訓培養門店基層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
純理論化的教學,很難讓學生掌握課程的重難點,專業教師與全家的業務骨干共同研討,基于連鎖企業門店的工作過程及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開發方法,將崗位或崗位群的綜合職業能力分解成若干專門能力,設計了相應的3個實訓項目,即“商品管理(商品陳列)、商品管理(盤點)、收銀管理”,讓學生體驗“做中學”、“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教-學-做”融一體。
同時設計了 “企業門店運作實踐”項目,讓學生去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由企業培訓講師參與授課。學生先接受一天的理論培訓,包括企業文化、企業規章制度以及各崗位的流程規范,第二天學生在門店里接受實操培訓,讓學生提前感受他們頂崗實習將要面對的崗位,且學生面對的是真實的顧客,能培養學生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的處事應變能力。
2.3 職業技能和素質并重的模塊設計
根據全家的崗位或崗位群對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能力需求,通過企業專家和專業老師的研討,明確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同時,高度重視職業素質教育,包括學生的道德與職業素養科學思維方法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貫穿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融會貫通。同時注意學生的職業發展,設計了1個實訓項目,即“店長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學長的講座來引導學生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全家便利店店長。
2.4凸顯實踐能力考核,注重過程考核
為突顯實踐教學特將課程的考核方式從卷面考試改變為過程性考核。根據企業主要崗位群對應課程的四大模塊的內容都有相應的實訓項目,再加上與校企合作企業共同完成的“企業門店實踐”項目,共5個項目分別給予不同的權重,最后得出學生的課程總成績。
3.過程性考核方式在《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課程中的應用
本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是建立在對連鎖行業人才需求和學生主要就業崗位群的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全家”冠名班企業對學生的要求,采用“工學結合”、“項目導向”、“任務驅動”、“能力本位”、“學生主體”的先進理念的職業教育理念和基于連鎖企業門店的工作過程及典型工作任務的課程開發方法,分別以“店長、理貨員、收銀員、客戶服務人員”四類主要崗位的操作流程規范為課程的四大模塊。根據課程的重難點,特別設計了相應的實訓項目作為“過程性”考核方式的一種表現形式。每一實訓項目都有相應的評分表,賦予5個實訓項目不同的權重,計算出每位學生的課程總分,以達到“能力為主,素能一體”的培養目標,讓學生重視日常教學,而非最后一張試卷的考試成績。
項目五是一個與校企合作企業共同完成的綜合實訓項目,要求學生能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體驗企業實際的操作流程與書本理論知識的區別。學生按小組為單位進入企業培訓2天,第一天是理論培訓,包括勤務規定、顧客服務、商品作業、收銀機操作、FF操作和店鋪實習課程等內容,并完成理論培訓試卷;第二天是門店實操培訓,包括收銀機操作、FF操作、商品陳列、門店清潔,且學生面對的是真實的企業環境和顧客,這對學生的綜合表現是一個考驗,也是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是一種檢驗。企業的培訓教師對每位學生在門店的表現都會有評分。學生還必須完成一篇總結報告。此實訓項目是對整個課程理論教學的實踐檢驗,故將此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的項目作為過程性考核中權重最大的實訓項目。
4.過程性考核方案的實施效果
《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是連鎖經營管理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由于課程內容抽象難懂,學生往往缺乏學習興趣,再加上涉及的知識龐雜不系統,使得很多學生并沒有掌握應有的技能。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采用“以能力為本位”的過程性考核對課程進行重新開發后,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收到良好效果。
(1)提高了課程教學過程的質量。過程性考核方案既促使教師更加充分地準備課堂教學活動,又通過細分任務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能夠給學生更綜合客觀的評價。學生要想取得好成績,不能單純依靠死記硬背、臨時抱佛腳地應付期末考試,而必須在整個學期的學習過程中都全身心地投入,這使得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評價更加公平和公正。學生的課堂實操參與率和完成率都達到了90 %以上。
(3)增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和關系。過程性考核增加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機會,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意識都有所增強,師生關系變得更加融洽。
(4)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老師對于基礎差的學生進行耐心的輔導和幫助,有一點進步也給予鼓勵,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和興趣。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委任組長的職務,進行加分鼓勵,以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將過程性考核理念滲透到實訓項目、出勤(態度)、互動參與和實操任務等環節,達到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職業興趣的教學目的。
(5)與校企合作企業共同實施的項目五,不僅給學生提供了提前接觸企業的機會,也得到了企業的認可,企業在學生的頂崗實習階段發現其適應期縮短,也有利于學生在企業的成長。
5.結語
教學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過程。過程性考核是強化職業素質教育,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進行課程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的重要舉措。作為高職教師,我們應透徹地了解高職教育教學的現狀,最大限度發揮過程性考核方式的作用將教學與評價緊密結合。在《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課程教學中采用過程性考核,不僅可以科學公正地評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因此,筆者建議應把過程性考核普及到整個高職教育教學的課堂中。
參考文獻:
[1]李海燕,關于職業能力本位課程體系的構建,職教論壇,2012(14):42-43
[2]尚福久,《物流信息技術》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職業技術教育,2009(14):20-21
[3]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基金項目:上海市高職高專經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14年職業院校經濟類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科研項目“基于職業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過程性考核方式改革與探索--以《連鎖企業門店營運與管理》課程為例”(編號:J2014B008),主持人:曹君。
作者簡介:
曹君,女,1980.1-,上海人,碩士研究生,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講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