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梅
【摘要】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中等職業教育,順應技術的進步,近些年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然而,中職院校德育教學水平一直差強人意。將積極心理學的認知理論和行為理論引入中職德育教學工作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大有裨益。本文結合教學中的一些實例,淺談積極心理學應用于中職德育教學的一些策略,望可供參考。
【關鍵詞】德育教學 積極心理學 中等職業學校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63-02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突破,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次變革,其追求幸福、探索愛與美德的觀念得到了廣泛關注與認同,國外已有許多成功的實例,將積極心理學引入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積極認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積極轉變,從而實現對教師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雙重促進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處于一個尷尬的教學地位,校方對其重視度不夠,教師思想懈怠,學生對其感到厭煩,種種因素盤根錯節,導致中職院校德育教學水平普遍不高。將積極心理學引入中職德育教學,不僅是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社會對于中職教育的殷切期望,是每一個中職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的問題。
一、轉變教師心態
培養積極心態包括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中職教育與其他院校明顯區別的一點,在于教師的消極認知,中職生大多是教育選拔過程中的弱勢群體,在初中學習中成績普遍處于中下游水平,因此,很多教師會形成定勢思想,即中職院校學生素質較低,即便教學設計再好,教學方式再新穎,教學方案再科學,到了實際教學中,都會變成夢幻泡影,學生不愿意聽,教師也沒必要付出太多,這種想法將中職院校德育教學推入了兩難的境地,嚴重阻礙了教學水平的提升。若想改變這種處境,首先要以積極心理學改變教師的思想態度,校方可舉辦聯合宣講會,以正面、積極的教學實例引發教師的共鳴。教師自身都是具有奉獻精神的,缺少的只是點燃火炬的星星火種,可以組織集體觀看經典教育影片如《放牛班的春天》、《春風化雨》等,通過影片帶來的教育意義感化教師的思想,使其積極投身到中職德育教學工作中。
二、增加學生積極情感體驗
在積極心理學理論中,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追求幸福的本能和權力,中職生也是一樣,教師應以自己的積極態度、情感體驗去感染學生,將學生從中考失敗的陰影中拉出來,給學生以新的希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多種方式創立積極情感情境,首先,可以通過講述真實案例的方式,例如哲學與人生教學大綱中辯證觀點看待問題一節,教師可以小故事開篇:兩個歐洲人到非洲開辟市場,可到了非洲一看,所有人都打著赤腳,其中一個人連連搖頭,因為他們做的是皮鞋生意,既然這的人都不穿皮鞋怎么有市場呢,于是失望而歸,而另一人卻十分驚喜,認為這正是一個廣闊的銷路,結果可想而知,后者獲得了成功。通過實例故事的講解,可導入課堂內容,讓學生意識到積極心態的重要作用,從而轉變學習態度,擺脫陰霾,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同時,還可借助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多媒體技術,如播放《感動中國》、《論語心得》等系列片,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學生性情,豐富學生積極性情感體驗。
三、樹立職業目標
中職德育的第一課便是《職業生涯規劃》,希望通過這一教學將學生從學習目標模糊、學習習慣較差、學習惰性強的渾渾噩噩狀態中拉出,使其建立人生規劃,對未來充滿信心。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可將德育學習內容與學生專業內容相結合,創設相應的場景,讓學生身臨其境去體驗,在點點滴滴的成就感中燃起對未來的希望。例如,對汽修班的學生可以模擬汽車裝配場景、對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可以舉辦LOGO設計比賽、對酒店管理和旅游服務專業的學生可以進行情景表演等等,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有一個具象化的認識,而后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規劃:我今后要做什么,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榜樣在激勵著我;三年內我可以實現什么樣的目標,五年內可以達到什么樣的階段等等,既要做出長遠規劃,也要設立短期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兒地去努力,積極面對人生。
四、構建快樂課堂
中職學生年齡普遍較小,接受能力也較差,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快樂教學理念,改變以往說教式、填鴨式教學,利用豐富多彩的情境教學、探究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如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設置分級任務,將問題按照順序分發給各個小組,學生經過充分的交流得出結論,完成任務,教師對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應注重過程而非結果,肯定學生的努力,讓學生在交流和溝通中體味幸福感和成就感。教師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毫不吝嗇地給予鼓勵,使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幫助其樹立自信心,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理狀態去面對每一天。
參考文獻:
[1]駱娟.“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德育教學中的應用[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4)
[2]鄧雪英.對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職業時空.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