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濤
【摘 ? ?要】隨著物理學科在高考中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高中學生及家長對于物理學習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步增大。如何學好物理成為了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最為關心的問題。而在我看來,學習物理不僅需要學生努力去鉆研學習,教師方面也應該相應創新出一些新穎、易接受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物理學習的要點和精髓。
【關鍵詞】高中物理 ?創新教學 ?方法實踐 ?逐步提高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048
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與文科科目是不同的,不是單單憑借死記硬背知識點便可以掌握的,更多的需要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原理、方法等方面進行充分的掌握和理解,這樣學生實際的解題能力才不會僅僅浮于表面,才能使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真正質的提高。現如今的教學潮流也不再適用古老的死記硬背教書式方法,而是提倡教師更多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新出一些更適用于學生個體的教學方法。因此,作為教師,我在授課過程中也在不斷尋找適合學生的創新型物理教學方法,并在授課過程中對這些方法不斷加以實踐和改進,以求達到更適合學生的目的,下面我就關于物理學科創新型教學方法作出如下幾點探討:
一、在學習中以探究性學習為主,促使學生主動的接受物理知識
根據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往往都是作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對于教師所講的知識一味接收,沒有進行積極的思考與探究。其實這種教學方法的弊端是十分明顯的。課堂并不應該成為教師一人的獨角戲,學生才應該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對象,只有學生的主觀意識發揮出來,才能更為有效的接受教師講授的知識。而物理學科更是一門需要學生主動動腦去思索、去探究的學科。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改變原來死板的教學模式,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督促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究性學習。教師要做到這點,首先應該從日常的物理授課開始,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引入課題部分時并不采用直接教授的教學方法,而是給學生以適當的提示和線索,讓學生對課題的內容進行自主思考,使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大的受益。又比如在教授電磁感應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將電磁感應現象給學生加以演示之后,讓學生自己思考推理該現象的原理,并進行交流、討論。探究性學習的優點就在于它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逐漸養成物理學習中的探究性習慣,對物理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與思考,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物理學科的好習慣,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提高實驗教學在授課中的比重
黑格爾曾經這樣說過:“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在學習中也是如此。興趣是學生在學習中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有了一定的興趣,才會主動嘗試著去接受它、鉆研它。才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出現本質上的提高。而物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具有很強的動手性,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就是通過實驗教學。但是如今很多教師對實驗的教學并不重視,甚至摒棄了實驗教學的部分,仍然用書本授課的方式來教授實驗部分,殊不知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教學誤區。青少年對于物理的興趣與好奇主要集中在實驗教學部分,所以教師應在授課過程中適度提高實驗教學的比重,通過實驗教學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再讓物理實驗只是課本上枯燥的文字內容,而是讓學生真正動手去實踐體驗、去感受,讓學生在實驗中真正去體會那些物理的原理性知識。例如:在教授動能與重力勢能相互轉換的部分時,學生只憑課本描述和教師講解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接受,而讓學生自己通過實驗動手實踐,真正看到數據反饋出的原理時,學生的成就感會大大提高,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興趣。
三、培養物理課堂的活潑氣氛,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物理學科的創新型教學方法不只體現在授課過程中,還很大程度的體現在整體課堂氛圍中。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的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人們越發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進行最大化的吸收,是現代教師在教學中所追求的目標。而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氣氛是達到這個目標的必要途徑。提高課堂氣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多在課堂上運用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引進課題、巧妙運用教學工具直觀反映課題,運用比賽等多種靈活的教學方式等等。這些方法都是簡單明了而且直接有效的方法,舉個例子,電磁感應部分是較為抽象的一個部分,如果只憑教師講授,學生往往很難真正理解電磁的作用過程,所以在講述電磁學部分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適當的教學工具進行演示,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到該物理變化的作用,從而對電磁部分的知識有更濃厚的興趣,更愿意去學習、深究,進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做到與教師更好的配合完成整個課堂流程。這對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有著很大的影響。
四、在課堂上適當采用討論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自由時間
如今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自由性,在課堂上只有教師在一味講授,而往往忽略了應該留給學生的那部分時間。長此以往,很可能會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科失去原有的學習興趣,認為物理學科枯燥乏味,出現漸漸不再愿意學習物理的情況,這對教師的教學是十分不利的。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同的,他們在課堂中所存在的疑點、難點也是各不相同,但是教師在課堂上只能對出現較多的問題進行講解,并沒有充足的時間一一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因此,教師在授課中更應該重視將課堂時間適當留給學生,讓學生在這部分時間內將課堂上所學知識充分消化并進行相互交流。要做到這點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設置小組討論環節,培養學生逐步養成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共同提高的學習氣氛,在教師講課結束之后,學生將個人在課堂上還未理解的內容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研究,在討論中可以更好的鞏固學生個人對疑點難點的記憶與理解,保證不出現任何一個學生被落下的情況,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是大有益處的。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偶爾在課堂上當課堂主講人,讓學生提前備課,輪流進行物理課程的講解,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的錯誤或者不足加以指點,這不但使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得到加深,還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的發展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