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佩
【摘要】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還可以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和發散思維能力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該文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探討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情境創設方法,以期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創設情境 ?探究 ?教學法
引言
創設情境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方法,該文就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做了具體的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腦的普及與應用,普通的數學教學模式已落后了,完全跟不上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加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課堂氣氛活躍不起來。一節課45 min學生的注意力只有20 min在這個上面。教學質量自然也就下降了。這時創設問題情境這一方法就很大地改善了這個局面。創設情境教學法是老師創造一個有趣的環境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以此提出問題讓同學們進行思考與討論,當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時,課堂氛圍也就變得活躍起來。通過這一方法學生在掌握相關數學知識的同時,又不會感覺到課堂的沉悶,課堂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教學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設定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更好地了解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小學數學作為初中數學知識體系中的基礎部分,對于學生開展后續學習活動有重要的意義。
一、創設教學情境的必要性
創設教學情境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小學數學教師有必要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質量。第一,創設教學情境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必然需要。數學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將實際生活與抽象的數學知識相聯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第二,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良好創新意識的形成。數學教師可借助開放的教學情境促使小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自主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嘗試獨立解決問題。這種自主學習模式有利于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對于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第三,創設教學情境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作為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范例,不能生搬硬套。教學情境是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創設出來的,有效實現了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結合,真正做到了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不謀而合,很好地滿足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二、小學數學教學情境課堂創設方式分析
1 創設出故事情境,激發出學生的參與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很喜歡聽故事,如果能夠創設出故事性的情境,必然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在關于數字 0 加減法的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出如下的故事情境:
有一天,小狗一家來到公園玩耍,他們正在公園釣魚,遠處突然飛來幾只蝴蝶,小狗管不住自己開始去捉蝴蝶,可以跑了很遠都追不到,小狗失落的回到公園,看到爸爸媽媽都釣到了魚,但是自己什么都沒有。同學們,你們可以由數字來表示小狗爸爸媽媽釣到魚的尾數么?小狗沒有釣到魚,可以用哪個數字表示?
2 利用游戲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到學習中
小學生好玩、好動,喜歡游戲,游戲與他們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與年齡特征都是相符合的,游戲情境可以很好的滿足小學生的天性,也能夠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例如,在“找規律”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布置如下的小制作讓學生來完成:現用繩子將藍色與黃色花朵交替相連,將其放置在紙箱中,讓學生來玩猜猜看的游戲,由教師隨機抽取紙箱中的花朵,讓學生來猜。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發現兩者交替的規律。
3 創設出生活化的情境,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
心理學研究顯示,如果學生的學習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內容越接近,學習的積極性也越高,學習效果也會越好,因此,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拉近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提起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可以主動的進行探索。例如,在“小數的性質”這一課的預習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跟隨家長到超市了解不同商品的價格,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先提出如下的問題:
第一,商品的標價大多是兩位小數,為什么呢?
第二,如果將標價小數中的 0 去掉,商品價格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呢?
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一經創設出來,就可以迅速調動起學生的已有思維,讓學生迅速的投入思考中。
三、創設情景要注重實用性
如今,隨著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使得一些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很輕松就能得到解決。多媒體具有聲形并茂的獨特優勢,悅耳的聲音能夠取悅學生的聽的感受,優美的文字能夠很清晰地將信息呈現給學生。因此,多數的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過程中,喜歡使用這一現代化教學工具,去創設生動的學生易于接受的情境。但是,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需要結合實際需要,注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的適當性。真正發揮多媒體在組織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精美的課件在制作的過程中,不要僅僅關注優美畫面的制作過程。因為數學課畢竟要傳授一定的數學知識,不是計算機課,不是科技欣賞課。不要讓輔助的教具脫離教學本身而喧賓奪主。筆者堅持認為:教學媒體,實用才是硬道理。
四、創設情境應有挑戰、實效性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重視訓練學生對已經提出的問題的解答,反復強化訓練學生解題模式。這樣的方法和方式大大忽視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敢于質疑的品質,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課堂創設的教學情境,要具有挑戰性和實效性,創設適合教學內容的問題情境。創設情景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刺激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給出相應的數據信息和背景材料。營造數學質疑環境,激發學生產生數學行為愿望,引導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數學修養。筆者在備課階段就注重教學情境的預設,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法、組織教學,突出一切都是為學生更好地發現數學問題、掌握本堂課的數學知識,以致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張莉莉透視“情境秀”——關于情境創設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09)
[2]朱成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思考[J]廣西教育,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