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濤
【摘 要】高中數學對學生的知識的積累、思維方式的形成以及整個人生發展都產生重要影響。一旦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就必須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才能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穩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數學 學困生 教師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71
在高中階段的諸多學科中,數學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一門學科,因為高中數學知識點比較抽象,同時知識點又比較多,題目的難度比較大,學生想要解決一個數學題目,就要對多個數學知識點進行靈活運用,這也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高中數學對學生的知識的積累、思維方式的形成以及整個人生發展都產生重要影響。一旦學生在高中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就必須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才能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穩步提升。
一、實現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優的必要性
數學學困生是對在數學學習中存在困難的學生的統稱,因為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不同的困難,導致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理想,難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這不僅給學生自身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給教師的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影響了整個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實現高中數學學困生轉優十分必要同時又十分迫切。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因此,無論是學習還是心理都面臨很大的壓力,因此,高中生活是辛苦的。同時又是短暫的,對學生一生的發展都產生重要影響,一旦學生出現數學學習困難的情況,學生的數學成績將很難得到有效提升,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把握,還會影響學生的高考成績,因此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實現高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優需要教師積極的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走出數學學習的泥潭。
二、造成高中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分析
學生之所以在數學學習中會出現困難是有一定原因的,教師想要實現數學學困生轉優首先要分析造成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原因,本人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影響學生順利進行數學學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知識不扎實
不管進行哪一學科的學習,基礎知識學習都很重要,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對基礎知識進行靈活運用的基礎上去解決學科問題。而本人發現很多在數學學習中存在困難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都是存在問題的,有些學生就連對基本的定理都理解不到位,更不要說對定理進行靈活運用,有的學生雖然對具體的定理理解,但是并沒有在大腦中對定理進行靈活的記憶,這也影響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對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就像蓋房子沒有打好地基一樣,很難靈活的運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實際的數學題目。
(二)沒有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
在實際的教學中本人發現有些學生雖然能夠有效的掌握基礎知識,但是卻沒有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因此,依然難以解決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雖然不要求學生直接將數學定理與公式運用于實際生活,但是學生運用定理與公式解決實際數學題目的過程就是學生實踐的過程,學生掌握了數學公式與定理并不等于學生就能夠有效的進行數學計算,學生只有靈括的運用數學定理去解決具體的數學題目才達到了最終的學習目的。有些學生并沒有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這一特點,因此出現了這樣的困擾:教師要求掌握的定理、公式都能夠有效掌握,但是卻還是做不出數學題目。
(三)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缺乏堅強的意志
較之于其他學科的學習而言,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與困難作斗爭的過程。因此,學生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力才能學好數學學科。高中階段的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是自制力還不夠強,雖然能夠正確的對待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但是意志力還不夠堅定,因此,有些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了困難,就出現打退堂鼓的情況,使得數學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學生積累的不懂的知識點越多,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就更加困難,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生成為數學學困生。
三、如何有效實現數學學困生轉優
(一)注重對學生進行數學基礎知識教學
對于因為數學基礎知識而導致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為了使學生出現的知識盲區得以有效補救,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數學基礎知識已經掌握的很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知識點去解決實際的數學題目;對于數學定理、公式沒有掌握好的學生,教師應該重點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這樣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了加固,自然學生進一步的數學學習就變得沒有那么困難,為實現數學學困生轉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對數學學困生進行數學基礎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主動的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這樣才能降低學生對教師的畏懼,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
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很重要。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能夠使學生把握數學學習的規律,無論題型如何變化學生都能夠有效應對。可以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途經一,學生的自主探索。每一個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差別,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歸納總結。途徑二,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很多有效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發現,因此,教師要有目的的對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方法方面的教學,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進步。
(三)樹立堅定的數學學習信念
高中數學不僅復雜而且還比較抽象,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如果學生沒有學好數學學科的信念,那么,一旦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就會影響學生前進的腳步,更有一些學生可能會以為懼怕困難而駐足。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想要學好數學學科,每一個學生都會遇到很多困難,而能否到達成功的彼岸,就要看學生是否有堅強的意志與必勝的決心。學生一旦具備了戰勝困難的決心,就一定能夠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尤其是數學學困生更要具有戰勝困難的堅定意志,最終將到達成功的彼岸。
實現數學學困生轉優是一個艱巨的工程,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付出更多的心血,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數學雖然邏輯性較強,但是只要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相信學生的數學成績一定能夠得到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