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卉貝
摘 要:近幾年,高職教育有了顯著的發展,日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政府的不斷鼓勵,以及制造業的回歸,新的社會形勢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這種發展模式下,高職院校語文教學卻遇到了“瓶頸”——語文教學課時日趨遞減,教學模式愈發單一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目的,以本專業學習為根本,這就必然會忽略語文課程的學習;其二,教師不重視語文教學;其三,學生缺乏興趣,等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導致高職學生語文基礎愈發薄弱。面對這種現狀,高職語文教學該何去何從,著實令人思考。
關鍵詞:高職語文;現狀;思考
一、高職語文教學現狀
1.高職語文缺乏實踐性,與專業脫節
高職教育的宗旨在于培養專業性、實踐性的技術人員,并能將所學技術本領運用在生產第一線,使之直接轉化成生產力,并能服務反饋社會,為人類造福。但在高職語文實際教學中,教學內容與專業設計并不相稱,甚至毫不相關。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還是以傳統知識為主,內容陳舊、落后,使高職語文教學脫離實踐,變得古板、僵硬,毫無個性可言。缺少了專業元素的語文教學使得學生所學語文知識不能達到實際運用的效果,在此情形下,學生厭棄語文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對語文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變得十分的無助,語文教學在高職教育體系中,將處在越來越尷尬的位置。
2.教學方法單一、內容選擇陳舊
在高職語文教學的課堂中,很多老師還是采取單向傳遞的教學方式,一節課、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份PPT,讀完備課筆記,展示完幻燈片,這一節課也就徹底的結束。而學生只是機械地記錄著老師上課所展示的課件,重復著做同樣一件事情,抬頭看課件、低頭快速記錄,毫無思考的過程,這種課堂模式下,老師是講述者,學生是傾聽、記錄者,完全是他人思想下的“奴隸”,完全沒有思想性,缺乏創造力,這與國家要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的宗旨完全相悖,大大降低了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
高職語文課程內容是以傳統古典內容為主,與職業教育重技術的思想理念嚴重不符,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語文本該具有的陶冶學生情操的功能。課程內容的改革,步伐緩慢,成效甚微,課程內容陳舊,缺乏時代感與社會性,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語文教學測評方式單一
多數高職院校,在語文科目的考查中都是以開卷或一份作業的形式完成本學期的學業測評。而且這種考試往往只是注重考試結果,也就是多數學生口中的60分。學生在很短時間內記憶大量知識點,而忽視平時知識面的積累,但語文學習需要的恰恰就是日積月累、聚沙成塔的堅持,只有這樣才能真真領悟到語文課本里所蘊含的奧秘,體會文字當中所包含的傳統優秀文化及正確價值觀。“一張試卷定江山”的測評模式,使學生功利性地追求卷面分數,而沒有真正意義上培養到學生的人文素質,測評機制極其需要改革。
二、高職語文教學思考
上述高職語文教學問題的存在,不得不引發很多人的思考。存在著問題,就需要著手解決,筆者就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評體系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拙見。
1.教學內容要開拓創新
高職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寫作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在教材內容的選取上,要擯棄傳統落后章節,與本專業的內容相符合,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從而更好為本專業服務。比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就可以在語文教材當中,多增加一些國外的優秀經典文化作品,讓學生體驗西方文化當中的內涵,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在工作當中的實際溝通能力。又如,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在教材內容當中增加關于著名歷史建筑物的說明文,既強化了學生的文字功底,又豐富了專業知識面。
2.摒棄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講授法為主,這類方法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單純的抄書匠。必須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更新以往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大膽地將語文教學與專業課相結合。
3.改良考評體系
期末卷面分數往往是作為學生這一學期的最終成績,也就是考查學生的唯一尺度,這種考評機制顯得失真而又缺乏人性,根本達不到素質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考評學生不能單一思考,而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教師作為一個評價者,應該適時轉變“重結果輕平時”的觀念,將學生的“學”與“練”結合起來,鼓勵并督促學生多動手、多思考,多去創新,給在課堂中勇于提出新觀點的學生以鼓勵,解放學生被束縛的思想,切切實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高職語文教學處在一個特殊的時期,有很多需要改變的地方,也需要更多能人志士的獻計獻策。只有更多地去嘗試、去實踐,才能做到為學生、為社會服務。也只有這樣,高職教育才能更具專業化、特色化、時代化。
參考文獻:
[1]金 燕.高職語文的困境與改革研究[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刊),2010(06).
[2]莫艷萍,楊小鳳. 高職語文現狀及新改新探[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08).
(作者單位:江蘇商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