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博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強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成為高中教學的重要內容。就目前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現狀來看,存在一定不足,影響學生復習效果,達不到教學目的。因此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采取有效教學對策,提高復習課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有效提高。總結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以北師大版教材為例,著重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復習課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高中數學;實效性;因材施教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積極開展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通過復習課教學幫助學生彌補課堂上知識的不足,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達到加深記憶,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想,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今后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但就目前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現狀來看,存在一定不足,不利于復習課教學實效性的實現。下面將以北師大版教材為例,對復習課教學中出現的不足進行分析,并積極探討有效對策,增強教學實效性,提高整體數學成績,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
一、影響復習課教學實效性的因素分析
1.教學過程缺乏因材施教理念
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對學過的知識形成系統的輪廓,增強知識深度。但由于學生本身存在差異性,沒有考慮因材施教理念直接影響學生的接受效果,同時制約復習課教學實效性作用的發揮。例如,在解決“半角的三角函數”問題時,教師通常直接進行各角之間關系的分析,引用公式進行計算。但由于一部分學生數學基礎不好,對“半角三角函數”以及“二倍角的三角函數”常出現混淆。因此教師在復習課解答過程中要全面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發揮復習課教學最大的實效性。
2.學生自主時間少
目前復習課教學中仍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自主學習以及提問機會與探討時間不足,限制了學生的自主性,不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由于教師占用過多時間,學生大多數時間屬于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模式不利于課堂實效性的發揮,同時影響學生學習效果提高。
3.教學模式單一
在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主要教學模式為教師問答形式,即通過教師提出問題,通過學生的解答再進行習題訓練。這種方式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情緒,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同時,單一的教學形式容易限制學生思維的活躍,不利于數學能力的開發,對課堂實效性的發揮也有著一定影響。
二、加強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實效性對策分析
1.因材施教
為全面且最大限度發揮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實效性,首先要結合因材施教理念,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采用綜合性教學方式,鞏固課堂知識,使學生在吸收過程中轉化,提高學習有效性。同時在不同時期的復習課教學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已達到復習最佳效果。例如,在高三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制定完備的復習教學計劃:
(1)全面梳理各知識點,以實現復習教學網絡,對概念、方法等進行扎實掌握,并規范學生書寫,達到準確無誤。
(2)進一步完善知識體系,對技能、方法進一步夯實,有效鞏固基本知識。
(3)注重實戰練習,通過模擬試題演練方式進行檢驗,并夯實基礎。
2.注重課堂上學生的主體性
在課堂上要積極倡導學生發言,學生在復習過程中積極提出自己的問題。在學生的角度提出的問題,通常更具代表性,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主體性培養。例如,在復習曲線切線方程問題時,教師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何準確進行曲線方程書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探討,大家樂于說出自己的方法,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局面,更有利于課堂實效性的發揮。
3.豐富教學方法
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學生對課堂學習的需求,因此為有效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要豐富教學方法。比如在復習三角形等變換與解三角形時,數學教師可以充分設置幾個問題:①將本部分的主干知識做到自主梳理,將自己的知識思路記錄下來,并將自己認為是核心的知識點記錄下來。②依據自己的理解和學習,將部分內容與其他章節的聯系簡述下來。③如果讓你選擇8個例題,作為本部分最重要的例題你會選擇哪8道,依據是什么?通過這種創新調查了解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復習課的學習情況,有利于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提高數學成績。
高中數學復習課在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復習課教學,最大限度發揮其實效性,完善教學結構,增強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在復習課教學中,要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本標準,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吸收課堂知識,對數學重點知識加深印象,最終提高數學成績,培養自身數學能力。在今后的復習課教學中,要加大重視力度,完善教學手段,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最大限度發揮。
參考文獻:
[1]賈春榮.試論如何提升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201-203.
[2]朱彤.從幾個案例談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的創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5):115-11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