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紅 石琳瑋
摘 要:中外合作辦學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外國優秀教育資源合作的一種方式,雙語教學是順應合作辦學項目發展而產生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最大程度的體現了合作辦學的特征和優勢,中外合作辦學的專業課教學采用雙語教學是普遍的做法,如何做好這種特殊情況下的雙語教學還有相當多的問題需要研究。該文通過了解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現狀和有效的雙語教學模式,以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澳項目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為例,分析在雙語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高職 合作辦學 雙語教學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c)-0157-02
高職合作辦學近年來發展的速度很快,鋪開的面也很廣,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勵,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推進自身的國際化進程,在合作辦學的好處得到體現的同時,各種問題也接踵而至,對于學生和專職教師而言最難的就是語言問題。合作辦學模式下雙語教學涉及面廣, 包括了學生所學的大多數課程, 因此, 雙語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辦學質量和所培養人才的質量。該文將以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澳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合作辦學項目為例,對雙語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策進行總結分析。
1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澳合作辦學項目個案研究
2012年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與澳大利亞北墨爾本理工學院就室內設計技術專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自2013年9月招生至今,該專業已招生三年,其中2013級41人,2014級28人,2015級41人,在校生人數達到110人。中澳合作辦學項目引進了澳大利亞高等技術院校的教學方法,專業課程及教學內容,借鑒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理念,整體教學過程分別由中方和外方教師共同擔任教學任務,確保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最大程度地提高專業英語能力,掌握最新的國際化室內設計專業知識。
我國對于合作辦學的基本要求是外方必須要承擔至少1/3的專業課程教學,全外文的授課方式雖然使外語和專業知識可同時獲取,但也給中方學生和教師帶來很多問題。
2 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之學生英語水平
中澳合作辦學項目招生面向全國, 但大部分仍是河北省的生源。學生都是通過高考統一招生來的,因此可以推斷學生應該具備英語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但筆者從近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明顯感到生源水平與教學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究其原因, 中澳班學生入學錄取分數偏低,高考英語分數也低于平均水平,中澳合作辦學生源英語基礎比較薄弱, 學生的英語水平還未達到雙語教學的要求。如果在入學伊始就開展雙語教學, 學生很難適應這一特殊的教學方式。
筆者對所有合作辦學專業的學生共計110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2%的學生表示聽不懂, 理解有困難;40%的學生能聽懂一部分, 理解有障礙;8%的學生能聽懂大部分, 但理解一般;沒有學生表示能完全聽懂。對于雙語專業課的理解問題,32%的學生認為課程專業性太強是導致理解困難的主要原因, 而68%的學生則認為自身英語水平有限, 妨礙理解。
針對此種情況,中澳班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對課程進行安排,為新生打好英語基礎后再逐漸由外教教授專業課程,新生大一期間加強英語訓練,除了常規的中方老師教授英語讀寫外,著重強調外教口語教學,以期學生可以順利的跟專業老師交流溝通并適應外教的授課方式,緩步對大二實現雙語教學進行過渡。英語課時數在大一期間達到400學時,占到全年課時數的1/3。后續的調查顯示,經過一年的英語強化,大多數學生可以達到雅思4.5或5.0的程度,勉強可以進入專業課程學習。
那么學生的英語水平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完全適應雙語教學了呢,根據韓建俠和俞理明關于我國高校進行雙語教學學生應具備的英語水平的研究,通過英語六級考試或者四級成績優秀的學生基本具備適應雙語教學所需的英語能力。
3 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之引進國外原版教材
國外高校與中國高校“教材”概念的差別很大。在中國,大多數院校都是一門課一本書一講到底。而國外大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使用的是“自編教材”,教師會給學生提供很多的參考書,而最后上課用的PPT或給學生的材料是綜合了眾多書目博采眾長集合而成的,沒有統一的教材。再有國外的課程跟中國的課程差別很大,國外一個教學模塊包含很多相關聯的課程;中國的課程比較單一,很多課程加起來相當于國外的一個模塊,換言之國外是整體授課內容交叉,國內是分開授課串聯整體。因此,在中外課程體系尚未融合的情況下,單純按課程引進教材,會出現教學內容缺失,與其它相關課程教材難以銜接等問題。
中澳班采取的是引進國外教材,以國外教材為基礎根據學院課程體系的需要對引進的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改編、刪減并增加中方需要的授課內容,這樣既引進了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又滿足了學院的實際教學需求。
國內一些大學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與思考,那就是開發中外結合的自編教材,中英文合著,既兼顧國外的教學理念又符合國內的發展需要,但目前并沒有針對高職院校合作辦學的合編教材,這對于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來說未嘗不是一項新的舉措和突破。
4 雙語教學面臨的問題之師資力量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語言課程教師和一部分專業課程教師均由外方派遣,外籍教師專業能力很強,但由于不懂中文,又對中國院校的情況和學生不了解,無法跟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教學針對性較差。而中方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運用英語的機會極其有限,多數教師能夠閱讀和聽懂英文,一旦需要表達就遇到了障礙。雙語授課要求中方老師英語能力必須過硬,不但要清晰的用英文闡述課程內容,還要與學生與外教進行有效的溝通,就目前而言大多數的教師是做不到的。同時,許多教師對于雙語教學極為不重視,容易脫崗或轉崗,雙語教學隊伍很不穩定。
雙語教學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基礎和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三年的中澳合作辦學更是深刻的認識到雙語教師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感。目前中澳班在上外教專業課的時候采取的是“1+1”的模式,即一名外教加一名助教,由中方專業教師擔任外教的助教,既幫助學生理解專業課程又可以讓中方專業教師提高自身英文水平,這樣的舉措收到了良好效果。學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請進來、走出去”的教師培訓途徑,擴大國際學術交流,每年派遣專業教師赴澳培訓,并考取澳方的教師職業資格證——培訓與評估四級證書,目前已有9位老師取得該證書。
5 結語
實施雙語教學是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培養面向世界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開展雙語教學是一項長期的、持續性的工作,在實踐的過程中避免不了遇到諸多的困難和問題,只有加強雙語教師隊伍培訓、加強學生英語訓練、聯合國外合作院校共同建設才能保障雙語教學的穩步實施。
參考文獻
[1] 李小英.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雙語教學現狀分析——上海金融學院中丹合作辦學項目個案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3):86-90.
[2] 于險波.中外合作辦學雙語教學中教材建設的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3):3-5.
[3] 蘆文娟,朱柯冰.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雙語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9):1-7.
[4] 葉盛.中外合作辦學背景下高職院校雙語教學模式研究——以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職教論壇,2015(17):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