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松
摘 要:寫作能力是學生英語認知能力、英語思考能力以及英語文字綜合處理能力的全面體現,而寫作能力若想得到真正提升,所依賴的是必要的寫作技巧以及熟練的語言駕馭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講,影響到技巧與能力發揮的障礙在于那些經常出現的拼寫、詞匯、語法等方面的錯誤,面對種種常見錯誤,自我改錯的意義是顯著的,而自我改錯的方法則需要教師與學生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加以磨合。
關鍵詞:自我改錯 初中英語 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c)-0167-02
早在1967年的時候,英國語言學家考德在其論文《學習人員錯誤發生的重要意義》里面,系統說明了錯誤分析理論的重要意義,其中特別提到自我錯誤分析的價值所在。他指出:學生存在錯誤必不可免,而對錯誤的自我分析則表達出了學習者掌握語言體系的程度,更是學習者希望對語言進行準確判斷與改進的表現。同母語學習相似,外語學習同樣需要按照語言素材的積累與組合規律,形成不斷嘗試的目的語體系。在此過程中,語言上的字、詞、句錯誤情有可原,絕不意味著學習的徹底失敗,而是嘗試時的階段性挫折。通過對錯誤進行自我分析、自我改正,可以使學習者主動糾正目的與嘗試時存在的不足,從而形成更加科學的語言應用習慣。
1 初中英語寫作時的一般錯誤形式
初中英語寫作時的一般錯誤形式包括下面幾種類型。一是詞匯基礎性錯誤。首先,在單詞拼寫方面,主要的錯誤有遺漏性的、添加性的及誤用性的,除此以外還存在生造詞匯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關鍵原因在于筆誤、記憶失真等。所以要將單詞教學重新重視起來,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加以掌握,比如在書面表達里面常出現把abroad 錯寫為aboard,把place錯寫為palace等問題,這都是需要加以避免的。再者,動詞時態、動詞語態等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偏大,易于導致錯誤的發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初中生會逐漸認識到英語與漢語在系統表現上的差異,也會對這種差異進行主動概括與區別,但是在概括和區別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偏差。比如英語動詞過去式一般在動詞后面加-ed作為結尾,因為這種普遍規律的存在,學生便容易創造出breaked、stoped、writed等常見的錯誤動詞過去式形式。此外,將形容詞誤用為動詞、主語和謂語在搭配上的矛盾、動詞單數誤用為復數或者復數誤用為單數的錯誤也屢有出現。除此以外,動詞原形、動詞過去式及過去分詞應用不準確,也是學生的常見錯誤。最后,關聯詞錯誤應當引起學生的特別注意,因為語言學習過程中存在母語遷移的問題,學習者不會應用關聯詞,過多依靠單句,句子和句子之間沒有恰當的關聯詞連接,致使文章結構過于松散,或者是只用一個簡單關聯詞貫徹始終,不加變化,這也是需要避免的。
二是語法與句子結構錯誤。在語法應用方面,初中學生的失誤率很高,其中名詞錯誤集中體現于單復數應用錯誤,可數和不可數應用錯誤,特別是對于那些集體名詞來說,比如典型的New building everywhere改成了New buildings are everywhere。在冠詞應用上,未能隨時分清定冠詞及不定冠詞的應用范圍。在介詞應用上,或者是漏用介詞,或者是誤用。在形容詞方面,初中生見容易發生比較等級的混淆,或者是誤形容詞為副詞、誤副詞為形容詞等。在句子結構方面,初中生常出現的寫作錯誤在于句子缺項,該有的句子成分沒有,從而導致句子的欠完整。另外句子里面各主體位置的安排失當,也廣泛存在,比如把It used to poor and dirty改成It used to be poor and dirty等。
2 用自我改錯提升英語寫作能力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可以幫助鞏固英語思維。學生出現上述詞匯基礎、語法與句子結構的錯誤,最主要根源在于直接以漢語思維應對英語創作,寫出英語句子。學生借助早已經習慣成自然的中文思維,對英語句子進行直接翻譯,而罔顧兩種不同語言在詞匯表現及語法結構上的巨大差異,錯誤地遷移了漢語思維,所以才會造成出現I very love my teacher一類的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教師需要時刻給學生提供英語的思維方式,在英語思維方式的介入之下,學生可以逐步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寫作錯誤,并對之加以主動改正,這也就使“自我改錯”有了更加實際的提升英語寫作能力的效果。
第二個原因是自我改錯具有直接性。寫作對于英語學習是一種高級練習模式,也是一種必要練習手段,對于初中生來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可以有能力進行自我改錯訓練,找到寫作時出現的典型性問題,并及時加以處理,從而使自身寫作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說,“自我改錯”是一種最為直接也最為有效的正視自我英語寫作能力的方式。學生勇于發現寫作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并且對錯誤加以及時糾正,能夠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盡快提升。
正是因為有這兩方面原因存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我改錯的時間與空間,當學生完成每一次寫作任務時,教師不應當立即采取集中改正與先講后改的教學模式,而是要不失時機地給予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機會,讓學生對自己創作的文章進行評定,這是對學生自我審視能力的重視與關注。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實際改正情況給予必要指導,讓學生明確其原來的不足、改正過程中的不足,加深學生英語認知印象,促進其英語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3 “自我改錯”模式的具體應用
(1)對原文的修改,學生可以采取反復修改的辦法使自己創作的文章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對句子進行不斷優化,是改善作文創作質量的有效辦法,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當主動倡導學生采取不斷修改的辦法,使英語寫作反復琢磨、精益求精。學生修改可以分成三個過程,過程一是首次修改,此時教師完全撒手不管,由學生進行完全自由的修改,讓學生以用筆勾畫的辦法找到文中病詞、病句,也可以采取二人互換修改的辦法,既增加了改正的可能性,也促進了彼此的交流溝通。過程二是重復修改,也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修改,由教師給學生提供出作文里面的具體問題,使學生再次糾正,為了使學生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師要對錯誤做出明確標識。因為在首次修改的過程之中,學生肯定會或多或少有所遺漏,教師把那些依然存在的錯誤標識出來,對于學生主動與積極應對錯誤是有明顯督促作用的。過程三是最終修改,教師重復指導,學生再次修改,找到作文里面的不足及可以繼續修飾之處,此時可以采取師生共同交流的辦法,互相探討、截長補短,讓學生作文創作質量得到真正的提升。
(2)對修改結果的評估,當幾次修改作文完成之后,教師需要做出及時與準確的評價,比如要在課堂上指出,學生在修改時出現了哪些進步,還存在哪些不足,并對其加以表揚和鼓勵。對于那些較具典型性的修改作文,教師可以將之特別公布出來,以方便所有學生加以閱覽。
除此以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要做,那就是重申作文創作中的高頻率錯誤的原因及糾正方法。在英語作文創作過程中,學生出現頻率較高的錯誤,如果不及時提醒與重申,今后還可能繼續出現。比如在英語學科里面,初中生應當掌握的句型大體可以劃分成感嘆句、倒裝句、疑問句還有陳述句等。但是由于英語和漢語系兩種不同思維習慣下的產物,在漢語思維的作用下,學生不容易對英語句型進行正確理解與應用,從而產生語句失當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具有普遍性的。所以做事需要對全體學生共同存在的不足,采用集中教育的手段,將錯誤整理到黑板上面,逐一對錯誤句型加以評講,從而加深學生印象。或者教師也可以采取統一記錄常見錯誤的辦法,將錯誤歸納到筆記本上,以方便學生在課余時間傳閱、琢磨。
4 結語
對初中學生英語寫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加以改正,可以應用很多方法,其中起基礎性作用同時也可能是效率最高的一種方法是學生對錯誤的自我糾正,在這種方法的應用前提下,教師再給予必要的輔導,能夠讓學生立足于寫作錯誤,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有價值的知識內容,繼而培養形成良好的寫作思維與寫作習慣。只要長期堅持這種自我糾錯與教師指導相結合的做法,一定可以讓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 仲蓓.初中英語寫作常見錯誤分析[J].科技資訊,2013(32):198-199.
[2] 邰秋芳.小組合作在英語寫作中運用的策略探究[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10):142-143.
[3] 趙穎.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教育導刊,2011(12):74-76.
[4] 顧偉.初中英語書面表達教學方法的思考[J].才智,2015.
[5] 杜惠霞.錯誤分析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5(16):IO300-IO301.
[6] 夏曉秋.初中英語學習中的Chinglish現象及糾錯策略[J].現代交際,2010(5):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