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業龍
摘 要: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而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應結合創新教育精神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高中物理實驗創新教育進行若干探討。
關鍵詞:創新教育;教學原則;聯系生活
創新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新時代需要創新型人才。創新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方面,新課標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作為新時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是培養和訓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結合創新教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實驗教學中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高中物理實驗創新教育的教學原則
1.科學性的教學原則
科學性是根本、是基礎。實施創新教育的基礎也應是基于科學性的原則上。因此,物理實驗教學首先必須注重教學的科學性,無論是對實驗原理的表達,還是對實驗數據的處理等都必須是準確無誤的。教師應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去分析實驗和處理數據。這里所說的科學性是要求在內容和方法上不應有科學性的錯誤。如,把墨水滴入水中演示分子擴散現象,若是為了提高實驗的效果而用熱水就不妥了。原因是:擴散是兩種物質由于分子運動而造成的互相滲透現象,而如果用熱水那么其主要作用就是對流了。
2.啟發思考,教給方法的教學原則
很多學生學習物理的時候常常把其他學科的學習方法運用到物理學習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物理教學帶來了一些困難。因此,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啟發學生主動思考,能夠自覺地運用物理的方法去組織教學。如運用等效代替、近似處理等方法去處理物理問題,通過觀察和動手實驗區驗證知識等,讓學生學會分析、處理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又能獲得探究問題的方法,學生掌握了方法,就擁有了創新的基礎,如此逐步打開學生學習物理之“竅”,學生會學了,自然就愛學了。
3.開放性教學原則
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這種動態使物理實驗教學過程具有開放性,正是這種開放性為創新教育開辟了途徑。在實驗中這種開放性主要體現在:第一,實驗中學生的心態應是開放的;第二,教學內容應不拘泥于教材,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進行適當的處理;第三,實驗設計是開放的,在調動學生主動能動性去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發展。
4.關注差異,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當前我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主要形式是班級授課制,但是同一班級中每個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接受能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又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既要堅持統一的要求,又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促使他們都積極地參與到創新性的勞動中。
5.聯系生活的原則
學以致用是創新教育的一個重要教育目標。讓實驗教學聯系生活,才能保證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與其來源、基礎(即自然界和社會生活)產生脫節,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地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進行創新性學習,實現學以致用。
二、高中物理實驗創新教育的實施策略探討
1.發揮演示實驗的引領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演示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亦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其主要目的和任務是促使學生在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而更好地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與此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更為學生提供了示范作用,讓學生能在實驗中正確地操作。因此,我們應積極創新演示實驗,增加演示實驗的學生參與度,提高他們對實驗的理解,發展他們的思維和能力。
如,自制教具和常見物體演示實驗,以此來提高實驗的趣味性。如高一講摩擦力(實驗表明滑動摩擦力跟正壓力成正比,跟滑動摩擦因數成正比)這一知識點的時候,如果沒有實驗的客觀驗證,對于第一次接觸這種理論性強的知識的學生來說,不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展開想象,利用現有的物品當堂設計一個演示實驗對此知識點進行驗證。有的學生用直尺、書本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先把直尺放在課桌的邊上,然后用一本書壓住,很輕松地就把直尺拔了出來,然后讓他的同桌用手壓著書則較難拔出,這個小實驗很直觀地驗證了“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這一點……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演示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
2.運用分組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觀察力、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還十分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創造精神,強化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同時達到鞏固知識,培養能力以及養成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具體做法:
(1)實驗中要鼓勵學生大膽猜測,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疑問是學習知識、產生新思想、發現新觀念的起點,只有有了疑問才會促使學生去主動思考。實驗中教師應設計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鼓勵學生去大膽地猜想、設疑,并提出見解。
(2)變驗證實驗為探究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的付出,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對真理的探索比占有更加寶貴?!庇绕涫歉咧猩呀浘邆浜軓姷奶骄磕芰?,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些驗證性實驗化為探究性實驗,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重走或是盡量自己試著去重新探索發現物理定律、定理的過程,促使學生在探究性實驗中實現再發現,讓學生在領略前人創新思維真諦的同時,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
實驗是物理的基礎,任何物理規律的發現和系統理論的建立都必須以嚴密而科學的實驗為基礎,并接受實驗的檢驗。而這些都離不開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獲得進步。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僅是新課標的要求,更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尤要重視創新教育實施的有效性,通過創新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良宏.淺議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技巧[J].理科考試研究,2014(1).
[2]唐志堅.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淺探[J].中學教學參考,2013(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