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峰
摘 要:隨著新疆計算機產業的發展要求,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面臨著如何銜接的問題。其中最關鍵是課程體系的銜接,本論文從整體課程體系銜接、專業綜合實踐銜接等方面展開了論述。在整體課程體系銜接方面,主要是從素質教育與公共文化課和專業基礎與專業課兩個方面銜接,在中職階段和高職階段有明確的分工。在專業綜合實踐銜接方面,主要從教學實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與預就業見習三個方面銜接,做到無縫結合。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在我國,中高職銜接是職業教育發展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中高職銜接問題一直沒有繞開社會政策導向、市場人才供求關系和職業教育體系的自身演變這三條歷史邏輯的控制[2]。在新疆隨著產業的升級轉型和中職人才職業發展的需求,是中高職的銜接的時代要求,其中課程體系的銜接則是中高職銜接的關鍵所在。
2 課程教學進度計劃(Teaching schedule)
表1 漢語言班級 課程教學進程計劃及學時分配
Tab.1 Chinese language class curriculum teaching process
and period distribution
3 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與組織實施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link arrangement
and organ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實踐教學對學生技能的掌握、動手能力、分析能力、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培養目標,需要培養學生掌握熟練的網絡工程和管理能力。因此,本專業建立與理論教學相對獨立平行的實踐教學體系。除掌握必要的專業基礎技能外,重點對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系統訓練,以便達到學生畢業后可以“零距離”直接進行崗位工作的教學目標。
3.1 教學實習
目標是培養學生基本專業操作技能和實踐認知能力的短時間集中技能實訓實習。
(1)計算機組裝與維護 1周
能夠獨立組裝目前流行的電腦和各種操作系統的安裝。
(2)網頁設計 1周
通過實習,掌握網頁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制作方法。
(3)網絡工程與綜合布線 1周
通過實習,掌握布線技術、監測和驗收。
(4)數據應用技術 1周
通過實習,掌握布線技術、監測和驗收。
通過實習,能進行數據庫的開發,并能與網頁掛接,實現數據庫的查詢、統計等功能。
(5)網絡互聯技術 1周
通過實習路由器的配置及子網的劃分,IP地址的分配。
專業能力目標:能正確運用網絡設備組建局域網;能正確配置交換機、路由器,使網絡全面連通;能夠正確使IP地址,并進行VLAN劃分;能夠運用基本路由協議;掌握小型網絡服務器搭建的能力;能夠運用學到的網絡知識,排除簡單的網絡故障。
(6)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1周
通過實習,掌握多媒體應用的綜合技巧。
(7)計算機輔助設計 1周
通過實習,掌握CAD在網絡中應用的綜合技巧。
(8)組網技術項目實訓 3周
通過實習,提高學生綜合組網的能力。
(9)系統集成項目實訓
通過實習,能夠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網絡設計、設備選型、工程報價,完成網絡方案的制定。
(10)企業實訓 20周
參與校企合作企業的真實項目對網絡工程及管理有個全面的了解。參加企業的項目,全面掌握網絡管理和網絡工程方面的知識。
(11)就業實習 20周
整個項目貫穿與10個學期和實踐學期,為學生的個人素質、能力提高以及就業保駕護航。
3.2 生產實習
目標是培養學生直接從事崗位的技術實施和組織工作的能力,以學生直接定崗訓練的形式進行。在校內外基地進行21.5周。
(1)中職在中職階段的第六學期全學期進入,學生在校內實習教師和實習單位兼職教師指導下,去網絡公司或信息中心等一線技術操作工作,以實習小組為單位協崗進行鍛煉。學校安排學生在參加網絡工程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綜合性比較強的技能訓練與考核。要求學生參加某一網絡工程的生產全過程,熟悉全年生產的各個環節,根據生產單位具體條件有選擇性的完成有關崗位技能的訓練與考核。合格者發企業經歷證書。
(2)高職在高職階段的第三學期組織開展,時間為20周。學生在每一崗位上經過1—2個月的學習系統完成專業綜合能力培養并習得崗位工作經驗,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
①生產實習流程建立
a.高職第四學期,學生在信息企業指導教師和學校班主任督導下可以自主參加實習,進一步掌握好計算機網絡技術。
b.在由專業與具體企業成立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學校、企業、學生建立教學、生產合作關系。
c.根據教學目標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實習計劃,召開實習計劃研討會、實習動員會,分發實習手冊和學習資料,做到學校實習指導教師熟知學生頂崗實習教學計劃,信息企業了解學生在企業生產崗位上的學習任務,學生牢記在企業學習目標。
d.根據企業生產流程、崗位群特點,在專業指導教師和企業技術員、技術工人指導下學生編組進入計算機網絡各大崗位,在各生產技術環節里以學徒身份進行實踐操作訓練,完成1—2輪協崗鍛煉。
②教學組織安排
在這里我們力主將學校教育與生產實踐相融合,理論融于實踐技能訓練中,在學生不間斷的協崗鍛煉中通過崗前培訓、崗位技術指導教學來完成技術理論的深入學習和崗位技能操作的規范化培訓。
a.崗前培訓,學生在企業進入崗位前校企指導教師利用崗前培訓教材(技術規程等)進行崗前專業技術規范和一般操作技能的培訓。
b.崗位技術指導,通過校企指導教師現場教學傳授崗位技術理論和崗位技能指導、企業內訓等形式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3.3 頂崗實習與預就業見習
頂崗實習是學生在高職階段完成了全部理論課程和規定的生產實習后,進行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企業頂崗實習,對學生進行企業文化、職業道德、綜合職業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全面培訓,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高質量就業能力和可持續性發展能力。是專業人才技術應用能力綜合培訓和職業綜合能力\職業素質形成的重要階段。預就業見習是學生在進行頂崗實習時或完成頂崗實習后開展的以學生就業為目的的實習,實習之后學生在完成畢業答辯的基礎上完成學業。
(1)專業完整的頂崗實習流程建立
①每年12月以專業為單位召開專場供需見面會,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與企業見面,雙向選擇,確定頂崗實習或就業實習單位。學生頂崗實習在第三學年第六學期進行和第五學年的第十學期。
②梳理雙向選擇意向,按照學生擬頂崗崗位或崗位群歸類。
③確定崗位或崗位群對應學習情境,依學習情境要求制定崗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目標即學習目標。
④學生、學校、企業三方簽訂 “實習安全協議”“雙基地(實習、就業)協定”“合作教育協定”“就業協定”等。
⑤由學院方對學生進行實習動員與安全教育落實每位學生購買保險等情況。
⑥一年學生在頂崗實習同時要求盡早盡快適時進入預就業見習或上崗工作。教學中盡量做到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見習合一,即學生頂崗實習信息企業就是學生預就業企業。經過試崗考察簽得就業協議。返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
(2)頂崗實習崗位工作
參與企業工作,完成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和學習能力的提高。
3.4 實踐教學組織實施
表2 中高職一體化綜合實踐教學安排表
4 結論(Conclusion)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中高職銜接,其核心是課程體系的銜接。在職業教育中不但要考慮課程的銜接,還要考慮專業綜合實踐教學環節的銜接。這樣就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銜接,為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產業升級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時也滿足了中職學生提升學歷的需求。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黃鑫.關于國內中高職銜接研究之述評[J].職教論壇,2011, 18(38):12-13.
[2] 劉輝.中高職銜接的歷史邏輯、現實困境及其超越[J].職業技術教育, 2011,32(31):23-24.
[3] 鄭藹嫻.中高職銜接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J].廣東教育,2011,(5):30-31.
作者簡介:
傅 峰(1978-),男,碩士,講師.研究領域: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