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摘 要:高職英語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職業化,也就是說高職英語要與崗位需求相聯系,了解相關專業的市場動向。而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法是無法提供支撐的,無法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項目化教學法是一種著眼于應用實踐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突出高職英語的職業化特色。
關鍵詞:職業崗位;高職英語;項目化教學
1.高職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從高職學生總體上看,英語基礎差,口語表達能力較弱,不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特征。具體來說,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絕大部分教師只注重教單詞、講語法、分析句子結構,卻忽視了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高職英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第一,重知識、輕能力;第二,教學內容沒有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能促進學生交流。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交流和溝通;第三, 課程設置沒有與崗位需求相聯系。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要通過調研,充分了解市場對不同專業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設置課程,而不是簡單地采用大學本科院校的教材。
2.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英語項目化教學實施的有效策略
(1)構建職業崗位群,明確教學目標。高職英語教學中應以專業為基礎,了解這一專業在市場中主要的職業崗位群,從而設計教學目標。以電子商務專業為例,通過調查發現,市場上主要有七大崗位群:文秘前臺類、企業市場營銷類、電商客戶關系管理類、電商銷售業務類、網絡廣告業務類、網頁設計與制作類、電子商務網站維護管理類。針對這些崗位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讓英語和職業需求融合在一起,結合職業需求設計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熟悉崗位內的相關單詞、專業表述,提高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和多文化交往合作能力。這種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英語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英語學習和崗位設置的關聯意識,使高職英語的學習更有針對性、方向性和目標性。
(2)項目化教學,注重同伴的合作和交流。項目化教學是在建構主義和杜威“做中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指的是通過一個完成的項目而推進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將理論和實踐有效地結合起來。項目化教學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具有自主性、交流性和情境性。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學習新知識,利用新知識進行有效的實踐運用,在運用過程中完成知識的內化和吸收。項目化教學法,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主動思考,自主建構知識,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引導者和幫助者,通過“目標導向、任務驅動、講練結合”,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使用英語,不斷地完善舊知識、建構新知識,主動完成從輸入到輸出,從學到用的過程。
(3)引入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項目化教學法的實施對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知識和提升語言應用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其實施依托于學生的學習能力。高職學生由于長期以來接受的是教師中心的講授法,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機械地記憶單詞和語言語法,機械地模仿句子進行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半封閉狀態,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持續發展、提高的能力比較薄弱。因此,高職英語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注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在英語改革的過程中常出現一個誤區,認為傳統的教師控制和干預過多影響了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那么項目化教學法的實施就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去自主探索,許多教師便出現了徹底放手的情況,導致學生手足無措,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慢慢發展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的支撐和輔導。學習策略的提高一方面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另一方面要在設計與市場職位相關的項目、項目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項目的展示和項目評價方面,給予具體的指導,循序漸進地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項目化教學法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索過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只有結合相關專業的崗位需求,分析市場動向,才能夠設計出符合高職學生身心發展和知識基礎的項目,才能夠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海彥,李 茜.以職業目標為導向的高職機電英語項目化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01):124—126.
[2]李海彥,劉珍龍.基于職業目標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以機電英語項目化教學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13(03):125—126.
(作者單位:吉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