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韓
摘 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特別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多媒體技術同教育教學緊密相連,大大提高了學校的課堂教學效率,轉變了教學模式,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中學政治;教學應用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也應運而生,在教學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就當前我國中學政治課程的教學而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原本枯燥的政治課變得趣味盎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多媒體技術集圖片、文字、語音、視頻等多種媒介因素于一體,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各項感官,并直觀形象地展示抽象化的知識理論,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從而提高中學政治課程教與學的整體效率,實現教學效率的大大提升。
1.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1)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新課程改革提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學習過程中應當充分體現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然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主體性地位不被重視,僅僅是作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講授式教學以及“一言堂”“滿堂灌”等教學方式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習效率可想而知。而多媒體技術將圖片、文字以及視頻語音等充分結合,多元刺激學生學習感官,使學生學習熱情明顯提升,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自發學習,課堂效率得以提升。
(2)有助于輔助學生系統掌握知識。多媒體互聯網教學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不受微觀與宏觀的限制,能夠根據課程教學的實際需求靈活設計多媒體教學內容,將教學重難點直觀展現在多媒體課件中,并且借助便捷的互聯網技術能夠實現知識點的串聯與線上互動。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以形象的圖片、多維立體化的視頻短片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政治課程的學習中來,實現抽象知識形象化、復雜知識簡單化,從而有助于教師突出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夯實基本功,掌握系統扎實的理論知識。
(3) 有助于學生學習的全面發展。同樣的政治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能夠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對于教師而言,多媒體教學課件往往能夠縮短教師備課的時間,從而使得教師有充足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相關教學課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礎課程理論知識,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同時得到提升,最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當前多媒體在中學政治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1)堅持人本教學理念,培育學生抽象思維。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重點指出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堅持人本教學理念。所謂的人本教學理念就是以學生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能夠切身實地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考慮。就中學政治課程教學而言,同樣要堅持人本教學理念,將學生主體性因素充分激發并同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相結合,在多媒體課程的教學設計中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考慮其認知特點與思維差異。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個體以及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科學的多媒體課程,在形象直觀思維教學模式的指引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從而掌握政治學科的學習規律。
(2)綜合利用多媒體多元化教學模式。盡管多媒體教學優勢眾多,但是也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也有一定的優勢。比如,板書能夠讓教師理清教學思路,指出教學重點與難點。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容易出現教學準備不充分、教學內容華而不實的弊端。因此,就中學政治的課程教學而言,應當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形成以多媒體教學為主,傳統教學為輔的多元化教學體系,從而實現教學方式的優化與教學效率的提高。
(3)立足教學實際,精心組織多媒體課堂。課程教學應當遵循實事求是的教學原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課程的設計者與組織者。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作用,而不是依賴于課件進行隨機播放。多媒體的出現雖然節省了教師板書的時間,但是教師的備課與課程設計工作仍然要引起重視。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流程與架構,合理分配教學時間。同時教師還要切實考慮到在多媒體課程設計中應當注意的教學細節,及時理清教學思路,設計科學全面的多媒體教學流程,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案,一切以學生的教學為出發點與落腳點。
參考文獻:
[1]林春妮.新課改下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S3).
[2]曹 坎.多媒體技術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5(03).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