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君
摘 要:新課標中提出,地理的教學模式要進行改進和創新,學校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趨勢對地理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并鼓勵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圍繞高中地理情境教學的手段和價值進行分析,希望對高中的地理教學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中地理;情景模擬;運用價值
一、高中地理中情境模擬的價值所在
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經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會導致很多學生只會進行死記硬背式,其思考能力、探究能力都得不到鍛煉,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1]因此情境模擬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十分重要,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情境模擬方式對地理課堂進行設計。
1.生活化情境設置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價值
生活化情境設置,例如,教師對生活中時常發生的地理現象進行設置,包括當地的四季變化、天氣變化等。通過對這種情境的設置使得地理與生活的距離被拉近,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2.懸念式情境設置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價值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對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教師根據這一特點對知識設置懸念。比如,對地理學習中不太常見的知識進行引導式的講解,一步步將答案揭開,這使得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知識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而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2]
二、在高中地理中情境模擬的主要環節
1.增強學生主動參與地理學習的信心
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育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不管是教師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知識財富,還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都需要學生具有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要運用科學的手段對知識賦予吸引力,使得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具有強烈的興趣,在無意間樹立對高中地理的學習信心。[3]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不僅要與學生討論地理知識,還要交流地理學習的方法和思想,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地理知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2.增強學生對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動力
學生的主觀需要就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高中地理的知識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要在高中地理課堂上設置與地理知識相關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授關于太陽的角度一課時,教師可以拿太陽能熱水器為例,對太陽能的角度選擇和樓房之間的間距要求進行舉例,將學生帶入情境,對地理知識進行解答。
3.創造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
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將地理課堂轉化成一個以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分析的空間。高中地理這個學科的教材圖片較為豐富,教師可以根據圖片資料進行“圖片話題”的建立,讓學生根據圖片展開對地理知識的探究,或者讓學生找出身邊關于地理現象的圖片,在課上與同學和教師分享和講解。這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對學生以后的地理學習有所幫助。[4]這種模擬情境的創設對于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具有很大的幫助,在學生查找資料,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將高中地理知識潛移默化地映入學生腦海中。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設立模擬情境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利用科學手段激發學生對高中地理的學習興趣以及對地理知識的好奇心。這不僅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學效果,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學生今后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 昊.地理情境教學下活動教學的運用——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為例[J].成功(教育),2012(08):150—151.
[2]林 勇.高中地理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2):133.
[3]夏宏華,張 娟.淺議地理問題情境創設的基本原則、教學策略及其方法[J].咸寧學院學報,2011(03):99—101.
[4]陶 亮.高中地理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8):88—89.
(作者單位:江西省景德鎮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