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花
摘 要:一個班級的文化環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為不同學年段的學生“量身定做”不同的班級文化,創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個性飛揚的良好環境。
關鍵詞:班級文化;學校文化;文化建設
班級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陣地,搞好文化建設是很重要的。班級文化建設不僅需要落實學校教育的目標,更應有自身的特點,適合該年齡段學生,體現班上學生的優點和所帶班老師的教學理念,這樣才更具有活力。
筆者所帶的班是二年級學生。孩子們天真活潑,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有很強的榮譽感和表現欲。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背后有許多關心孩子、熱衷于教育好孩子的母親,她們很樂意為孩子們付出,樂意與老師一道共同為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也讓學生們參與班級建設的過程經歷、體驗感悟,將在他們生命發展的歷程中留下鮮明的痕跡。尤其是生動形象、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班級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營造雅致的學習環境——班級物質文化建設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墻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終連學校的墻壁也在說話。”物質文化包括教室墻壁上的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畫像;擺成各種形狀的桌椅;展示學生書畫藝術的書畫長廊;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科普長 廊;懸掛在教室前面的班訓、班風等醒目圖案和標語,它還包括班級名稱、班旗、班訓、班級格言等。
二、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 ——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規章制度,才能規范師生行為,保證班級各方面工作和活動的開展和落實。制度文化,包括班級規約以及各種獎勵制度、考核制度等。我班的班務欄中就制訂了班級常規、衛生制度、班干部制度、紀律制度。班級制度文化建設必須做到日清日結,常抓不懈。因為再好的制度若不落實就只能是空中樓閣。
三、實現共同的人生追求 ——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教育是一種文化,學校是受文化熏陶的地方,而我們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一個好的學校一個好的班級,要自始至終給學生一種文化的熏陶,才能打好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
精神文化包括班級目標、班級風氣及師生間積極上進團結友愛的情感環境,人生觀、價值觀等觀念文化環境。
1.抓目標,遠近結合
班級目標是班級成員的共同期望追求和所要達到的成果,它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甘肅省民樂縣洪水小學的27字育人目標就是我班學生的目標。在班集體目標明確以后,我對這27字內容做了充分的宣傳和解釋,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確定這樣的班級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對大家有什么重要意義,要實現這個目標大家應該怎么做。從而使大家認同目標,以主人翁的態度積極參與目標的達成。
一個好的班訓有約束作用,是一種善良的警示;好的班訓有激勵作用,是一種溫和的規勸;好的班訓有教育作用,也是一種親切的教誨。對于一個班級而言,一條合適的班訓就如指揮棒指引著學生努力進取,也必然成為衡量師生言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最佳方式。
2.重鼓勵,和諧發展
二年級是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但行為習慣的養成都不能硬來。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所以我認為最好的行為訓練方式是靠表揚和鼓勵。于是我在班上教室最顯眼、最大的一塊墻壁設立了“明星臉”——我們班級的榮譽欄。目的是為了能充分激發孩子們的榮譽感,以榮譽帶行動。在這一欄內根據孩子們每個月行為習慣訓練的重點設立不同的“明星”,被評上“明星”的孩子就可以將自己的照片貼在這一欄目上。讓當上“明星”的優秀學生以此為榮,沒當上的學生以這些學生為榜樣。這樣就讓這一欄目真正地起到了引領作用。
總之,一個班級的文化環境對于學生的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人,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要為不同學年段的學生“量身定做”不同的班級文化,創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個性飛揚的良好環境。只要我們高度重視班級文化建設,構建個性化的班級文化,它定能夠如春風細雨般滋潤每一個孩子的心田。
參考文獻:
[1]鄧華珍.潤物細無聲——淺談低年級班級文化建設[J].江西教育,2013(12):19.
[2]沈晨潔.春風化雨潤心田——低年級班級文化建設淺談[J].新教育,2014(18):78—79.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洪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