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奇
摘 要:中學階段寫作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能反映出學生語文的綜合水平。但是在中學語文的教與學的過程中,寫作一直是一個難點,由于寫作包含的東西太多,老師無從教起,又因為對學生語文的綜合應用要求較高,學生也無從學起。這樣發展下去學生的寫作興趣就會被消耗殆盡,最后直接破罐子破摔。要知道僅僅寫作這一項在語文中就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語文的教學中,寫作教學不容忽視。下面就結合本人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實踐,談一下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的優化方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方式
引言:
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側重點是不同的,但是有的老師將側重點放在了寫作形式上,拿出很多的時間告訴學生怎么去寫,而拿出很少的時間甚至忽略了寫作內容的教學。這樣學生們只學到了寫作的模式,而不知道要在寫作中寫什么東西,實質性的內容很少。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空洞”,讓學生錯誤的理解了寫作的真正含義,學生就會漸漸的失去了對寫作的興趣。所以,老師要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們的寫作水平。
1、 在創新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時要注重的地方
(1) 豐富寫作內容,(2) 融入新鮮元素
高中語文的學習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側重的是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對高中語文改革提出的要求。所以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上,也應在此基礎上,豐富寫作內容,融入新鮮的元素。在寫作內容上一定要回歸生活,不能一味的模仿和抄襲別人的生活經歷,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多個角度出發,把生活中的新鮮元素融入到高中語文寫作中,豐富寫作內容。
(3) 注重寫作風格的培養
凡是獲得過國際獎項的作品,無一例外,都具有其獨特的寫作風格。這些成功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很好的欣賞和審美價值,這與作品的寫作風格是分不開的。在高中語文寫作中,老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探索嘗試,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中學生的寫作往往脫離了實際生活,或者與實際生活關聯不大,學生單純的把自己的所看應用到了寫作中,忽視了情感的書寫。為了解決這一現象,就要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的運用情景化的寫作教學方式,設置相關的情節,讓學生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生們的學習樂趣。
(4) 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高中生正處于成長期,對于生活和學習缺乏總結和反省能力,高中語文老師要針對高中生的這一特點,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學生的傾聽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書寫能力。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的綜合能力,老師要引導學生培養善于閱讀的良好習慣,寫作是個人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學生只有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學習才能逐漸的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5) 幫助學生擺脫思維定勢,(6) 拓展寫作思維
思維定勢是影響寫作的主要因素,在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的寫作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大都是在形象思維下成長的。所以在寫作教學中老師要充分抓住學生形象思維這一點展開教學,讓學生從思維定勢中走出來,轉向抽象思維。比如,在寫景時,如果能很好地運用激趣法,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優化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方式的創新性想法
(一)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幫助學生積累知識
高中寫作最能反應出學生綜合能力,所以老師要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必要的時候可以拿出課堂時間讓學生閱讀一些比較好的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對于一些經典的例子和比較好的句子進行記錄,老師也可以安排時間讓學生之間分享自己的閱讀成果,還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和讀書有關的活動,激發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逐漸的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逐漸的提高學生們的文化積淀,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優化課堂結構
寫作教學最終還是為了提高教學成效,讓學生寫好作文,表達好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和生活中的新鮮元素,做好記錄,培養學生對新鮮元素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這樣能夠增加作文的深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老師可以讓學生組織文學小組,有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老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努力接近學生的寫作特點和寫作水平,優化好課堂結構。
結語:寫作在小學,初中,高中,一直是語文學習的重點。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不斷的優化教學方式,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這是一條很好地途徑。老師在教學方式優化過程當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寫作特點和不足之處出發,因材施教。課堂上注重寫作技巧,課下注重寫作練習,最后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提高高中生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莉娜. 淺談如何搞好中學語文寫作教學[J]. 學周刊. 2012(22)
[2] 林璐. 探索高中語文寫作教學[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3(02)
[3] 張宏琴. 中學語文寫作與批改教學的探究[J]. 文學教育(下). 2013(02)
[4] 王萍.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語文寫作能力[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