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險峰
摘 要:數學對于學生的學習意義十分重大,小學數學是打基礎的階段,數學地位更是突出。因而作為教師必須努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在有限學習時間內的學習效率,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數學學習中逐漸樹立起自信心,在日后的學習中更游刃有余。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重難點;有效教學
新時期新思想,教學應有新突破。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境,那就是:盡管非常努力地準備教案,但教學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想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令學生學會更多,但學生卻難以接受,成果很差。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在所有教育中,數學一直占據著突出、重要的地位,數學能力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作為數學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也就變得格外重要。
在許多人看來小學數學不難,如果學生學不好,要么是老師無能,要么就是學生無能。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小學知識不難那是對于成人而言,小學生心智還處于成長階段,而數學充滿了符號概念、抽象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很難理解。下面就分析一下幾大典型難點并進行解決:
1.課本教材解讀不足,理論脫離實際
教師能否在一堂課中迅速得到學生認同,能否順利完成預期教學成果,其對于教材的掌控是關鍵。現在許多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脫離教材。教材是知識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教師則是工程師,教師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修橋”,也就是將這座“橋”架好,而不是另建“新橋”。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地遵循教材,要從教材中品讀出本質理論精神,然后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品讀出生活的味道,學習自然更加如魚得水。
2.科目內容中的重難點判定失誤
授課過程中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既浪費時間,又不利于學生掌握。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必須有計劃地先解決授課內容中的難點,這樣有利于課程的順利進行,更有利于學生對新課的掌握。相反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先難后易,會影響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與接受。同時,我們還要分析難點形成的內在因素,今天的難點不應該讓它繼續成為明天的難點,要仔細分析形成原因,并尋求解決方案。
這種難點不好解決是因為受限于小學階段學生心智發育程度,相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概念還是太抽象了,教師在講授數學中抽象知識的時候務必要將抽象化的知識具象化,運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情景來進行假設,便于學生理解應用。例如,我們在講授加減法的時候會用香蕉、蘋果這樣的水果來打比方,這便是一種將抽象思維轉化為具象的典型的案例。事實也證明,這種做法很有效果。
3.數感差所帶來的難點
簡單來說,數感就是學生對數、數量、數量關系等的具體感悟,數感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在生活中體悟數字的美妙。數感就好像樂感一般,培養的是學生的一種本能。現在許多教師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數感是與生俱來的,不可后天造就,這是不正確的。數感是可以通過老師的誘導以及學生的努力來培養的,就好像培養樂感一般,我們要先培養起學生對數的敏感,進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然后潛移默化形成數感。
4.運算能力不足帶來的難點
筆者認為運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運算能力直接決定了教學進度,因此筆者十分重視運算能力的培養。主要指的是根據運算法則進行運算,對于簡便運算可適度保留。當然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選擇最適合的運算方法。
5.模型思想建立困難所造成的難點
模型是學生將數學知識同社會生活進行有機聯系的主要渠道,模型思想的鍛煉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能力。但模型思想的建立也同樣十分困難。教師需要聯系生活,將生活中的小場景帶入到教學實踐中。用生活帶動學習,真正實現數學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最終回歸生活。
6.傳統教學模式所帶來的難點
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比較重要的便是學生課堂活力不足,學習效率低下。畢竟上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那么這時便需要我們轉變傳統被動、單一、對立的學習方式,設計科學合理的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正確的學習活動設計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可以通過這一實現形式實現教學上的大飛躍。
新時期新探索,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好地把握教學的新變化。認真研讀新課標、新教材,攻克教學重難點。與此同時,我們要理論聯系生活,在教學中不能想當然地教學,不能將生活和學習完全地分開,以至于鬧出“讓學生計算人民幣厚度”的笑話,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生活的氣息,這里的生活必然是真正的生活。同時,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學習計劃,有重點地學習,活躍課堂氣氛,令學生在一個和諧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玲玲.小學數學教師五項修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國權主編.小學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愛德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