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婷
摘 要:小學是孩子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正是孩子大腦發育,逐漸建立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小學教育除了讓孩子知道學什么,還應讓孩子知道該怎樣學、以什么樣的態度進行學習。本文以數學教學為例,在總結當下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改革方案,利用提升學生能動性、改變師生關系、利用互聯網技術改變教學體驗等方式優化小學數學教學。
關鍵詞:教學改革;小學數學;互聯網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育的現狀
1.“填鴨式”的知識傳授
數學與體育、語文等其他學科稍有不同,它更加強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很多教師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只停留在課堂教學上,對課程實踐性的探索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除此之外,在教案的設計上也過于呆板,目前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學生感到厭煩,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如果不能激發自己的能動性,即使老師把數學知識教得再透徹,也無法使學生得到深入且持久的學習印象。
2.師生關系較為呆板
在老師的各項素質中,親和力是尤為重要的,尤其是小學老師,這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老師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學生上數學課的學習效果。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兒童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多,學生已經不再喜歡這種呆板的師生關系,而更為期待的是一種朋友關系,老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談心,期待老師能夠站在自己的角度教授課堂知識。
3.教學方式有待突破
小學數學這類對于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強的教學課程,如果能設立一種特定的教學情境,會使教學效果得到明顯的提升。當下小學數學教學形式,多為上文所說的“填鴨式”教學形式,而且在教材教案的設計上也過于成熟化,雖然課本上的教學用語稍顯可愛,但是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形式,還是離不開三尺講臺的單向傳輸,因此如何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小學數學老師所應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二、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建議
1.提升學生學習能動性
教學的目的是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所有學生都能自主參與學習甚至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的學習形成可持續的自主學習。小學數學老師提升學生學習能動性有多種措施可實施:第一,提升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積極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利用實踐的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性;第二,考慮讓學生參與到制訂教案的過程中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制訂課程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地點,這樣出于學生自己興趣的考慮,學生的能動性和參與性會得到很強的激發。
2.注重教學情境的設立
目前小學各科目的教學課本中卡通化的圖片、文字隨處可見,但是單憑這一點是無法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因為無論怎樣卡通化的教材,最終落實下來,還是依托教師的教學形式。通過構建卡通畫的教學情境,如設計一定的情景劇,讓學生身臨其境,理解了當中的事物關系,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印象,目前國外有很多成功案例,借助構建情境化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在其中鞏固了自己對教學知識的理解。
3.師生關系轉化為朋友關系
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師生關系,其精髓也是強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探討、相互學習,但在目前小學教學中,由于小學生的認知有限,有很大一部分小學數學老師不尊重或者說不重視學生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只是依據自己認為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對于營造老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關系是不利的,目前學生更傾向于和老師之間建立一種朋友關系,提升相互之間的交流效果。
4.利用現代技術優化教學效果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小學數學課堂如果能恰當利用現代技術,可以使教學變得更有趣,更具吸引力。在當前情況下,互聯網對于教育的影響日漸增大,互聯網教育也被各大教育機構做得風生水起,學生對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反應也都很積極強烈。小學數學老師也可以參照這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在課前錄制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可以在課前看到本次課程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趣且實用的討論和解釋,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非常自由的討論,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三、總結
小學教育作為每個人受教育道路上的啟蒙,小學學習效果會影響著未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革,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及最新的教育理念,使學生享受到更為科學和人性化的教學體驗,我想這對于學生是非常寶貴的。
參考文獻:
[1]李宏華.有效: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0(35).
[2] 王衛權.淺議小學美術造型課堂中的合作學習[J].新課程(中),2011(03).
(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中梁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