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莉 連建華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革新與發展,大數據開始延伸到各個行業和領域。大學英語教材要適應時代發展潮流進行變革,以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更多需求。本文通過對大數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現狀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一些有利于今后大學英語教材出版工作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大學英語;教材出版;啟示
【作者單位】樊曉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連建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近年,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受到熱議,作為教學主要依據,大學英語教材的質量同樣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關注和重視。盡管近些年新版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材在出版和編寫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不斷創新、完善。
一、大學英語教材出版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設計方面
我國教學大綱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但是目前使用的大學英語教材,對這一點并沒有突出體現。甚至在一些大學英語教材中,由于各單元設置簡略,學生根本找不到該單元英語學習的目標。這樣不僅影響教學質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教材形式方面
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大學英語教材形式較為單一,多以紙質教材為主,且紙質教材在分冊方面種類過多,部分教材的分冊多達20本,這給高校教師的英語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和負擔。況且高校學生的大學英語課時是有限的,學生根本掌握不了這么多教學內容。這樣一來,很多英語教材就會被閑置。這不僅增加大學生訂閱的負擔,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浪費。
3.編寫內容方面
自從我國開始實行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以來,大學英語教材在編寫方面也受到一定影響。大學英語教材編寫以考試為主要導向,增添了大量的練習,一些理論性的英語知識被嚴重縮減,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英語內容也較少,忽略了以當代中國文化的導向作用。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主要目標和初衷,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如果英語教材在內容編寫上缺少相關傳統文化知識,學生就難以用英語表述我國傳統文化的底蘊。這樣一來,不僅給學生的英語交流帶來一定障礙,而且會導致高校學生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降低。
4.出版市場方面
隨著國家提出對英語等級考試的要求,大學英語越來越受到大學生重視。一些出版機構看到商機,紛紛出版各種英語教材,造成英語教材圖書市場競爭激烈且混亂,教材質量良莠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英語教材的自身價值,給高校英語教學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的優勢
1.教材立體化使個性化學習成為可能
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學生之間顯著的個體差異,導致迫切需要更個性化的教學方式。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大學英語教材出現了立體化版本。這種立體化教材以網絡和多媒體為依托,通過多種教學資源的提供而提出整體教學解決方案,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教師教學需要和學生學習需要,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英語學習空間。同時,這種立體化教材能夠把高校的英語教學發展推上一個新臺階,使得大學英語教材更具個性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調整學習進度與節奏,獲得符合個人情況的學習體驗。
2.教材體系化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部分大學英語教材的出版還是能做到緊跟時代潮流,達到充分展現大學英語教材優勢的效果,例如目前許多高校都在使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主要由紙質教材、光盤教材以及網絡教材三部分組成,具備了體系化的優勢,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立體的教育系統,從多方面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也為高校英語教師創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3.教材多元化:擴寬學生的學習視野
大數據時代為大學英語教材編寫和出版創造了有利條件。隨著大學英語教材立體化形式的不斷發展,教材內容的多元化也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資源。大學英語教材不僅有紙質版,還有電子版、網絡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網絡教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練習題,還有與教材文章相關的影像資料,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英語知識。
三、大數據時代對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的啟示
1.搜集教學案例,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大學英語教材在出版的過程中,應該依據當前高校的實際情況來展開編寫工作,運用大數據強大的資料整合能力進行搜集分析,廣泛選取教學案例。大學英語教材的相關編寫部門應該充分了解當前英語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才能準確、全面搜集數據信息,編寫出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需求的英語教材。
立體化的英語教材能積極創建多元化的教學與學習環境,令學生擁有更大的學習自主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習的內容,從而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滿足其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2.跨文化知識選編,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
英語教材是教師講課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知識來源。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知識。因此,在大學英語教材編寫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通過各種信息技術手段,把跨文化知識緊密融入多樣化的教材當中,以便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知識,使大學英語教材更具有實用性。學生通過對直觀的、可操作的教材資料的學習,可以深刻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在潛移默化中融會貫通不同的文化。
3.變革理念,不斷完善大學英語教材的出版工作
大學英語教材對高校英語教學有重要影響,因此,編輯應該創新思想,開拓思路,變革理念,編寫出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的英語教材。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紙質平面教材向立體化多媒體教材結構轉變,給新時期的大學英語教學開辟了一個廣闊空間。因此,在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的過程中,編寫者以及出版商應該結合高校教學的實際情況,不斷提升大學英語教材編寫和出版的質量,既保證大學英語教材的自身價值,又貼合英語教學的需要,從而推動高校英語教學更好開展,為我國培養更多英語專業人才。
[1]沃亞生. 大學英語網絡版教材出版的形式與特點[J]. 中國出版,2010(24).
[2] 何大吉. 新媒體對大學英語教材出版的啟示——以二語習得理論為框架[J]. 空中英語教室(社會科學版),2011(7).
[3] 宋丹妮. 大學英語教材真實性的研究—遼寧師范大學所用的大學英語教材[D]. 遼寧師范大學,2011.
[4] 張曉麗. 基于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的出版傳播研究[D].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
[5] 陽林.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的出版傳播[J]. 出版廣角,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