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寧 陳淥漪
摘要:本文探討了高職課堂教學技藝的形成和推廣應用,以及高職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并打造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職教師 工學結合 知行合一 高效課堂
課題:本論文由“高職學生培養一中央財政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一教師執教能力體系建設一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培養Px M 2015_014306_000065”項目資金支持出版。
課堂是教師實踐教育理念、形成并展示教學技藝的平臺。教師只有努力提高教學技藝,才能夠自如地駕馭課堂,形成獨特的課堂教學風格并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高職課堂教學質量已迫在眉睫,為探索適合現代高職教學特點的課堂教學技藝,筆者學校設定的抓手就是教師執教能力訓練與測評,挖掘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逐一制定解決辦法,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一、探索適合現代高職教學特點的課堂教學技藝的途徑與方法
筆者學校作為“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百所示范性高職院校之一,2010年被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單位。教學如何不負示范校和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單位之名,培養出滿足國際化大型企業和現代高端產業集群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就要看學校教學改革和教學質量了。但是在職業教育探索和實踐的過程中,筆者也發現職業教育課堂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
1.教師方面
(1)部分課程存在著教與學脫節的現象,“滿堂灌”或形式上的“一問一答”教學方式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不能很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部分教師重知識的傳授,輕技能的培養和品德教育,課堂教學不能體現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職教特色。
(3)部分教師忽視學生在心理及認知上的差異,評價考核方式不夠靈活,有個別教師設計的評價考核方法可操作性差。
(4)師生溝通較少,教師聽不到學生反饋意見,不能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計劃和方法。
(5)不能恰當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2.學生方面
(1)個別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厭學情緒嚴重,學生間相互影響,學習風氣不正,不配合教師的授課內容。
(2)學生課堂紀律松散,有些班級學生遲到,曠課現象嚴重。
(3)有部分班級雖然到課率不低,但聽課率低,睡覺、玩手機、講話現象時有發生;面對少數素質較低的學生,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組織與管理顯得力不從心,縱使有多少教學改革的好方法,也無法實施。
(4)為了讓想學習的學生學到知識,部分老師迫不得已提高嗓門,甚至自帶話筒,以期能蓋過課堂噪音,嚴重地影響了教師教學情緒。
3.其他方面
(1)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和高職院校的跨越式發展,學生人數的增加速度與教師及教學空間、設備等資源的增長不協調,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教改的步伐。
(2)學生人數的增加速度與教師及教學空間、設備等資源增長比例不協調,導致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大,創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進一步的培養。
針對這些問題和現象,筆者經過深入調研和探索,以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為切入點,設計高職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二、創新高職課堂教學技藝培訓訓練測評的體制機制
學校督導處牽頭組織全校教師進行高職課堂教學技藝培訓。各院部以訓練的方式組織教師落實課堂教學技藝培訓的精神及內容,并聘請專家點評指導教師。
三、高職課堂教學技藝培訓訓練測評的實踐過程及做法
一是以課程設計為抓手,在課堂教學技藝上體現高職教學特色。二是以培訓為依托,貫徹落實高職課程設計及教學技藝理念。三是以說課為實現手段,展現高職教學課堂授課技藝。筆者學校以說課為平臺,學校通過動員、試點(電信、生物)、全員培訓(七院二部)、撰寫課程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文案(指導、點評)、說課、授課等系列活動,展開了教學技藝的實踐活動。
四、高職課堂教學技藝培訓訓練測評的成果及影響
筆者從文案編寫和說課來具體分析一下高職課堂教學技藝的實踐成果。
1.文案的編寫,體現了高職課堂教學特色
(1)從課程整體設計文案內容來看,有對課程在專業體系中位置和作用的說明;課程定位有市場調研、崗位分析、典型工作流程的分析,能夠清楚地闡述本課程與中職、普通高校、培訓班的區別;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基本準確;項目、子項目設計是整體設計的核心,教師的項目設計能夠以職業活動、工作過程導向進行設計,多數教師以多個相關的項目形成課程的主干,分解成若干個子項目,然后分解知識、技能、素質目標、考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到子項目中,形成一張能力訓練項目設計表,進而生成課程進度表;有第一次課的設計和最后一次課的設計;有形成性評價和過程評價的說明;有整體課程設計的體會。
(2)從單元設計文案看,絕大多數教師是按照提供的模板進行的,有該次課教學目標的描述、能力訓練任務的簡述、教學案例的選取和教學材料的展示,同時在單元教學進度設計中,有教學內容及知識及能力目標,對教師和學生活動進行設計。
(3)明確了課程設計的思路。以往說到課程設計,教師總是有些迷茫,不知道什么叫課程設計,教師的教案沒有設計的思想。但是通過這次活動,在專家的培訓下,教師通過個人的實踐,體驗了課程設計的全過程,收獲很大。有的教師說:“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課程設計了,我要將這種方法用于編寫教案中。”
(4)明確了課程定位。在編寫文案的過程中,為了確定課程的定位及教學總體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教師對企業進行了調研,并查閱了相關的文件。
(5)明確了第一次課與最后一課的重要性。課程設計中的第一次課與最后一課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教學內容直接影響到整個課程的結構,就像串珠的頭與尾的質量影響著整串珠的品質。但是有些教師往往忽視了它們的重要性。通過培訓,教師掌握了設計的方法。有的教師在第一次課設計中,采用了大量的圖片、視頻,有的教師甚至直接到企業現場拍攝視頻,作為第一次課程的引入資料,非常精彩。有的教師采用學生成果展示的方法作為最后一次課程的內容,展示方法多種多樣。通過設計過程,教師意識到了第一次課與最后一次課的重要性,學生學習課程的過程就是完成任務的過程,成果里體現著各種能力的培養過程。從整個設計來看,課程中的每一個項目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像串珠一樣相互關聯的,一個項目出問題都會影響任務的完成。所以,第一次課的與最后一次課是前后呼應的。
2.通過說課,提高了教師的講課藝術
說課是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能力之一,在有限的時間里將課程的設計理念、設計思想、設計方法、設計內容傳達給別人,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綜合能力。PPT制作的質量、語言表達都是說課中考察的要點。說什么,怎樣說,是需要教師思考的問題。在這次說課過程中,有的教師有意識地學習如何說課,注意說課的要點,表現得比較突出。有的教師精心設計使每張幻燈片畫面美觀、文字清晰、圖文并茂,鏈接合理,有助于說課。有的教師說課時語言簡練,通過說課表達出自己的課程設計思想,效果比較好。
五、小結
通過高職課堂教學技藝實踐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技藝上變化顯著,主要表現在:第一,轉變了教學觀念,實現了師生互動;第二,堅持有個性、創造性地備課;第三,擁有年輕的教學心態和燃燒的上課激情,營造令人愉快的課堂氛圍;第四,達到了學校依托職業教師職教能力測評活動推進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提升教師職教水平的預期目標;第五,實現了打造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高效課堂的目的。
(作者單位: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