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長淮
【摘要】本文從四個方面來探討陶行知教學思想背景下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高效的課堂離不開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離不開“教、學、做合一”,離不開小組合作中的“小先生”們。
【關鍵詞】高效課堂 ?陶行知 ?小組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114-01
要使課堂教學取得顯著的成效,關鍵是課堂的高效率。如何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實現高效課堂,是每個中學數學教師探討和研究的重要課題。筆者結合陶行知教學思想與教學實踐進行了思考。
一、創設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
陶行知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指出:“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如果要大量開發創造力,大量開發人礦中之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 學生對教師尊重不畏懼,敢于發表自己的不同的甚至是標新立異的見解,而不擔心教師批評斥責,這只有在民主、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才會發生。教師應耐心地聽取學生的發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解答他們的疑難,獲取他們的信任。在充分尊重教師的基礎上,學生積極、主動地與教師溝通,充分表達清楚自己的觀點,師生的這種和諧關系會增強他們間的信任度,從而促進教學相長。
本人在課堂教學中常常設計活動單,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討論探究,學生在踴躍討論的氣氛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及時走動,隨時了解學生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適當的提示,對他們多積極的暗示,讓他們有較多的鍛煉機會。
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陶行知說:“生活、工作、學習倘使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使它關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學習之中。自動是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的培養而后可以實現?!睂W生的學習需要從不知到了解,從了解到掌握,從掌握到運用,從運用到領悟,這其中始終貫穿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如果教師僅僅是灌輸式的教學,只能讓學生了解,但對于掌握、運用和領悟,非得學生自己參與進來,結合自身的已有知識,建構新的知識框架,掌握方法與技能,領悟策略與思想。教師需要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作用,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三、實施“教、學、做合一”,構建高效課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的教學論思想就是“教、學、做合一”,“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須是教學做合一;最壞的訓練,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學做合一,教學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法子?!边@實際上是陶行知“教授法”改“教學法”思想的現實應用,也符合數學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怎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備課,這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備課不只是包括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重點、難點,備教法,而關鍵是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其次,課程內容決定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課堂模式也直接影響課堂效率。例如,概念內容的復習課,教師選擇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設計填空選擇的小練習,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課本上的知識點。
第三,科學、合理、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F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顯著使數學呆板的知識變得生動實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回顧,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例如答題器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反饋得以實時地匯總。
最后,設計探索、綜合實踐、小結等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課堂效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有目的、有設計、有步驟的活動,進一步獲得數學活動經驗,通過應用和反思,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四、發展“小先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延伸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離不開教師指導,但教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這樣自然出現學習困難生。陶行知先生倡導的“小先生”制,可以幫助教師解決這一問題。他主張“在勞力上勞心,在勞心上勞力”,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沒有嚴格的界線,老師“既當先生也當學生”,學生“既當學生,也當先生”,“即知即傳,自覺覺人”。小組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按基礎分學習小組,四至五人為一組,選責任心強的學生為組長,當“小先生”。數學課堂中,師生共同參與“教與學”,需要學生自己探究時,教師必須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讓學生自己體驗學習的探究過程,經過獨立思考以后,小組合作探究討論,生成相對一致的意見,然后小組展示,組間辯論,老師點評,學生小結反思。課堂之外,組長了解組員學習狀況,及時組織對“學習困難生”進行課堂知識的輔導、解疑。“小先生”們獲知快、準確,他們通過展示交流,能及時反饋課堂教學的效果,讓“困難生”在“小先生”的幫助下取得進步的同時,“小先生”自己在給“學習困難生”解疑過程中,對數學概念、規律、方法、思想等得到了進一步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87-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