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丙才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或多或少地發生了一些轉變,一來是為了有效地貫徹落實課改基本理念,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二來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學生綜合而全面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課改下的語文教師,要做好轉變工作,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有效地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進而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文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改;轉變工作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健全發展的基礎,更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所以,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做好課堂各方面的轉變工作,以確保學生在教師構建的精彩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的轉變工作進行論述,以確保高效語文課堂順利實現。
一、導入方式的轉變
眾所周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進入課堂的第一步。所以,課改下,我們要轉變小學語文課程的導入方式,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來選擇恰當的導入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為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基礎工作。
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時,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為了確保高效語文課堂的順利實現,在本節課的導入環節,我選擇了直觀導入法。首先,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有關春節的圖片,比如對聯、臘八粥、臘八蒜、廟會等,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找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能大幅度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二、教學方法的轉變
所謂的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而選擇的手段和方法的總稱,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關鍵。可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一直采取的是“灌輸式”“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學生課堂主體的發揮。所以,在課改下,我們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效地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而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出相應的貢獻。
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時,為了有效地貫徹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更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我選擇了問題探究模式。首先,我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反復閱讀,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地球?(2)為什么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樣的感慨?(3)文本中所指的“紗衣”是指什么?(4)人類是怎樣對待再生資源的?……組織學生反復閱讀,并思考、解答上述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樹立環保意識,而且對語文課程魅力的展示以及學生綜合素質水
平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學《伯牙絕弦》時,我選擇了視頻教學法。首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文本,并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伯牙絕弦”的動畫,目的是要讓學生在直觀的視頻展示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體會朋友之間的真摯友情,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要重視教學方法的轉變,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使學生在主動參與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有效地展現語文課程的價值。
三、評價方式的轉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可見,課改下的評價方式已較完善,已經從教師的說教式評價轉變為了師生、生生、學生自主評價,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進而使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學習活動。還以教學《只有一個地球》為例,在評價時,我們要針對學生對問題的解答能力、課堂參與度以及文本中心思想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這樣不僅能夠創造和諧的課堂環境,為高效課堂的實現做好保障,而且對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的形成以及學生信心的培養也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做好課改下的轉變工作,以確保每個環節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現給學生,進而使學生在高效的課堂中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韓愛蓮.淺談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轉變[J].學周刊,2011(2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