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登如
摘 要: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基礎時期,相比于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更喜歡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模式。想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從基礎做起,積極地挖掘課本中趣味性的知識點,為學生帶來更加輕松活躍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有效性
一、構建情境課堂模式,打造輕松數學課堂
小學生思維方式較為幼稚,他們心中喜歡探究趣味性的事物,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選擇趣味性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出輕松的數學課堂,促使其更好地參與到知識的學習當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比如,在“認識人民幣”教學的時候,教師拿不同面值人民幣和學生一起進行觀察,用實際的物品幫助他們認識不同人民幣的價值,接著教師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物品的價值,教師用不同價值的人民幣創設實際的購物情境,帶動學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幣的價值。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數學學習,讓學生告別空間有限的教室,保持學生大腦供氧的同時,幫助他們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知識的探究當中。比如,在“位置與方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站立到不同的地方,鼓勵學生依次說出其與其他同學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數學知識,加深知識點在其心中印象的同時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樂趣。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更加優質的學習空間,不斷地提升小學數學有效性,為學生今后參與數學學習做出積極的推動。
二、增加師生互動空間,鋪墊數學課堂發展
小學生心智發展不成熟,他們心中對教師存在著一定的畏懼心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在構建輕松課堂的同時,教師要增加師生互動的機會,使得學生更加愿意接受教師的形象,間接地推動小學數學課堂的發展。首先,教師要注意自身教學態度,知識教學的時候用微笑面對學生,提出問題后鼓勵學生進行回答,著重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自身數學思維模式,從而更好地提升其學習效率。其次,教師要和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了解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在教學的過程中添加學生喜愛的事情,促使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為其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引導教學方式把學生帶入課堂當中,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李方益.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新課程,2011(0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