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
摘 要:當前,“90后”作為在校大學生的主體,他們的成長環境、社會影響、接觸的新鮮事物與思想等諸多方面因素塑造了他們特有的性格和特點,高校的管理與教育工作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以人為本”分類指導工作進行探究,以切實解決當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社交等問題為落腳點,促進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分類指導;高校;安全穩定
高校安全穩定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前提和保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基礎和重點,而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直接影響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特殊群體學生則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需要特別關注該類學生,分類指導為解決特殊群體學生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對高校安全穩定工作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分類指導的內涵及工作思路
所謂分類指導,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分門別類,科學指導。一方面,“分類”是對事物發展規律的判斷和把握。分類學中,分類要經歷區分和鑒定分類單元、確定階元等級和建立分類體系三個階段。這無形中便把原本無規律的事物,依據不同的特點,變成了幾個有規律的群體。因此,對事物性質的準確判斷和科學把握,從本質上實現了對某一特定群體基本規律的準確判斷和科學把握,自然也對事物的發展起到了邏輯預算的功能。另一方面,“指導”是對事物發展方向的指示和引導。“指導”一詞,被廣泛運用于教育學和心理學,是一種影響性技術。既不是強求事物按照某一個既定的方向發展,也不是任由事物任性散漫地發展,而是以“咨詢—分析—對話”的形式,對事物正確的發展方向給予指示,引導受眾群體找到處理問題的正確方式方法,幫助事物進入正確的發展方向。
分類指導的核心是“準確把握事物規律,正確引導發展方向”。高校分類指導工作務必按照“以人為本—科學分析—正確引導”這一思路,結合“困難學生”特點,分門別類,做好分類指導和針對性教育。也就是說,我們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及時發現和掌握學生中潛在的矛盾問題,做好危機預防和前期教育,不斷提升增強教育效果。因此,分類指導工作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必然要求,是保障校園和諧穩定的必然選擇。
二、分類指導工作的具體實施
分類指導工作要求因時、因地、因人規范建檔,重點在區別上下功夫,真抓實干,落實個性化指導工作。
1.明確標準、規范建檔是做好分類幫助“困難學生”工作的前提
(1)全面梳理,做好分類建檔工 作。高校學生工作者通過談話、問卷、查檔以及集體活動等形式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前期先行梳理需納入到分類指導工作的學生信息,建立數據庫,以方便信息管理。
(2)及時更新,做好材料歸檔工 作。為確保信息更新的及時準確,高校學生工作者實時將談心談話、上報信息及開展工作情況記入檔案,關鍵是做好留存原始材料,尤其是與學生及家長溝通聯系的書面或音頻資料。同時為進一步掌握重點學生動態、科學預判危機情況、檢驗幫扶措施的有效性,高校學生工作者應定期對個案連續幫扶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力求幫扶對策可行有效。
(3)職責明確,做好檔案存放和及時銷毀工作。檔案涉及學生自身隱私,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前提下,堅持以學生為本,由年級學生工作者擔任年級檔案第一保管責任人,并嚴格按照有關檔案管理規定執行,確保所有檔案材料的信息安全。結合學生幫扶效果適時終止幫扶指導,待一定時間后,檔案予以銷毀。
2.細致研究、有效幫扶是開展學生個性化指導工作的關鍵
針對重點關注特殊群體學生,即“困難學生”的特征和問題的根源,專題研究,深入分析。基于初步探究,“困難學生”可分為七類群體,實現分類學生科學化,幫扶措施的個性化,提高教育指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學習困難群體。學生第一天職是“學習”。加強學風建設,出臺有效幫扶措施,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如通過共同自習、集中答疑方式,讓優秀學生與學習困難學生“一幫一”結對,督促帶動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學習,引導其從被動學習轉入主動學習。
(2)家庭經濟困難群體。“以人為本”,以學生資助工作基地建設為契機,不斷完善資助育人工作體系,通過多渠道、全方位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費、生活和心理等問題。
(3)違紀大學生群體。采取“因人而異”的方法做好個性化教育,切忌“一刀切”,以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教育為主要途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癡迷網絡群體。根據不同年級制訂相應的教育管理措施,如在同家長達成共識的前提下,對低年級學生的電腦使用進行限制。加強高年級學生的網絡技能培訓,舉辦電腦技能比賽,將興趣與比賽活動結合,引導學生科學認識網絡,規范網絡行為。
(5)人際交往困難群體。引導學生不斷調整認知結構,對人際交往形成積極準確的認識。加強交往技巧培養,促使交往雙方達到心理相容。同時,與學生單獨談心,進行心理輔導,并提供溝通平臺,鼓勵學生之間溝通交流。
(6)心理問題群體。一方面建立學生心理檔案,對心理健康存在隱患的學生,積極進行教育指導、心理咨詢與輔導。對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學生,及時進行約談,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另一方面與學生家長、任課教師、心理咨詢室的教師共同做好學生疏導工作,并安排專人進行看防,做到有異常報告。
(7)少數民族群體。少數民族由于宗教信 仰、民族習慣、教育背景等因素,這類群體學生表現差異性很大,必須重視對這一群學生的關注、關心和關愛,為少數民族學生建立檔案,開展具體個性化幫扶指導。
三、分類指導工作的教育意義
分類指導堅持“以人為本”“因人而異”“科學指導”,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適應學習生活。我們務必要將問題防患于未然,及時發現和掌握潛在矛盾,做好危機預防和前期教育,保障和諧穩定的高校校園環境。
第一,分類指導工作有利于學生自由全面發展。人才培養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根本,不斷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降低內外部不良條件影響,減少學生問題。
第二,分類指導工作可以促進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每一次問題的解決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提高工作規范性及實效性,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 迪.高校基層黨組織在維護校園穩定構建和諧校園中作用的研究[J].文教資料,2009(21).
[2]馬博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類指導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S4).
(作者單位:天津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