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萃萃
摘 要:課前預習學案不僅為老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教學方向和目標,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學習方向,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能力。尤其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還在起步階段,在未掌握良好的學習習慣前,課前預習學案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相關學習方法供學生參考,對于構建學生的學習方法具有重要的引導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案;導向作用
小學生接觸數學的時間較短,還未能掌握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也沒能形成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策略,因此對于數學的學習難免存在方法或者內容上的盲點,需要老師及時給予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課前預習案主要包括學習重難點、學習目標以及具有參考性的相關學習方法,因此,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導向作用較為突出。下面,我們進一步關于小學數學課前預習案對數學學習的導向作用進行探究。
一、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前預習學案是老師按照班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新課內容為基礎進行設計的課前導航式的學案,其中蘊含著設計者也就是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教學方法設置以及相關的學習技巧,因此,體現的是設計老師的思想。將課前預習案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重難點的掌握分析,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充分展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數學學習思維。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離不開老師的專業性指導,因此,教師對于課堂的主導作用也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更應該看重課前預習案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習模式
課前預習案的重點在于課前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老師專業性和經驗性的指導下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進而養成自主解答問題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數學學習經驗的缺乏,造成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限,由于知識點掌握熟練程度較低而導致解題能力較弱的現象常有發生。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課前預習案的存在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大方向,學生在議程設置內進行相關問題的學習、理解和問題發現這一過程,能夠讓學生在自己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發現自身認知存在的不足,進而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提升。這樣有利于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進而在班級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三、實現了合作探究
小學生由于自身經歷有限,因此在認知方面存在較多不足,對于數學問題的考慮經常陷于片面性,因此,課前預習學案可以對這一現象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課前預習學案中穿插學生間相互討論探究的部分,將問題設置為具有一定開放性和思維廣闊性的類型,激勵學生間的相互合作,通過集思廣益找到多種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課前預習案,對于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合作探究方向的引導,有利于使小學生學會與人合作,更好地適應當前的合作型社會。
課前預習案的設置是根據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為基礎設計出來的,因此,能夠對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以及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的掌握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尤其對于缺乏數學學習經驗的小學生來說,這種引導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老師應對課前預習案建立足夠的重視,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孫曉紅.“學案導學式”教學探究[J].信息技術教育,2012(07).
[2]王志剛.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及對合作學習的探索[J].文教資料,2013(05).
[3]孫雪梅.“學案導學”數學教學模式的探討和應用[J].數學教學通訊,2013(0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