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駱建文
摘要:立足于現代信息技術的互聯網金融為傳統的銀行為主導的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文章分析了在互聯網金融介入下的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現狀,指出了基于P2P網貸和電子商務企業主導的供應鏈企業融資方式是目前主要的供應鏈企業融資創新模式,通過互聯網平臺能夠促進供應鏈中物流、信息路和資金流的高效集成。提出了基于互聯網金融范式的未來供應鏈企業融資的創新模式和小微企業基于互聯網金融的融資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融資創新
一、 引言
移動支付、大數據挖掘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傳統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出現了既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也不同于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間接融資的第三種融資模式,這種融資模式被業界稱為 “互聯網金融”。互聯網發展引領的商業和金融革命不可逆轉,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將多個傳統行業重新洗牌,互聯網金融正在挑戰商業銀行傳統的經營和服務模式。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共出現了六種典型范式,分別是眾籌模式、供應鏈金融、互聯網貨幣、互聯網整合銷售金融產品、P2P網貸和第三方支付。在供應鏈中,由于核心企業與其上下游小微企業的各種融資業務發生在各種交易過程中,融資期限較短;且由于供應鏈中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所產生的融資業務充滿了不確定性;各融資業務的融資金額也大小不一,這些特性特別適合互聯網金融各種模式為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靈活的中小額度融資,加上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的引入,亦能有效規避風險。互聯網金融的出現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思路,本文主要探討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與傳統的商業銀行授信和供應鏈金融模式相比,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實現融資模式的創新途徑。
實踐中小微企業融資業務已經開始利用互聯網金融快捷便利的特點,對傳統業務和產品進行模式創新,以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實踐。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的的三個核心部分分別是支付方式、信息處理和資源配置。如今小微企業的金融資產的轉移、支付以及清算等操作無不借助于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而其基礎則是高速發展的移動支付技術;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在信息處理方面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便利,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接入云計算服務器,形成連續且動態的實時需求信息序列,云計算服務器可以進行相應地對其進行資信風險評估和違約概率的計算;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息實時更新性也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資源配置方面的支持,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信息可以實時于互聯網上發布,借助互聯網平臺搜索匹配的供給,供給方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跟蹤需求方的資信信息,供需雙方在平臺上同交易,甚至可以實現多方同時交易,交易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信息準確透明,定價也因其透明性而相對公平。
二、 互聯網融資的特點和優勢
各大商業銀行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準備大力發展面向小微企業的供應鏈金融以拓寬業務渠道并以供應鏈核心企業為核心,綁定供應鏈客戶群時,卻發覺新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和一些有實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已經開始借助其自身的平臺和多年累積的交易數據和客戶數據占領了小微企業融資的一席之地。目前,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正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對眾多供應鏈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和社會上的借貸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和整合,并且為進一步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打下堅實的硬件設施基礎和軟件流程操作基礎。互聯網平臺提供商比如以P2P為代表的拍拍貸和阿里小貸,一些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企業比如京東商城開發了其自有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其他主流的電子商務企業比如蘇寧易購和亞馬遜等也將自身的電商平臺向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轉化并逐漸開放,面臨傳統商業銀行融資難的情境,小微企業更傾向于這種最新的融資模式并紛紛入駐這些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截至2012年,P2P網絡貸款服務平臺已經超越了200家,其平臺Online業務的交易額度已經超過了100億元人民幣,而參與其中的投資者的人數也超過了50 000人次。由于統計的僅僅是“線上”業務,加上無法準確統計的“線下”業務,交易總額的數量還將是“線上”業務的數倍。京東商城在2012年年末開始向廣大小微供應商推出其供應鏈金融服務,并向各大商業銀行取得總計高達50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包括:訂單融資、入庫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委托貸款融資;京東商城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到2013年為止已經向廣大小微供應鏈提供了近80億元的融資規模。互聯網金融模式對傳統的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進行著前所未有的沖擊。
基于P2P網貸和電子商務企業主導的小微企業融資,相比于已經出現的以銀行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模式不同,其主要依附的手段是基于大數據的信息技術如移動支付、大數據挖掘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依托其交易平臺上龐大的交易數據和客戶信息,促進商流、物流和資金流三流有效融合,通過出色的信息技術使得資金在整個過程中得到更充分的使用,同時由于信息的透明性可以降低資金風險,形成面向供應鏈上游到下游的綜合集成的金融服務,其資金來源主要是社會閑散的資金,其信用保障則來自于平臺企業的信用和相關部分的監管。而傳統的銀行為主導的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則側重于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信用的引入,即“1+N”模式,對處于供應鏈不同層次的企業提供以核心企業信用為擔保的存貨抵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融資、預付款融資服務,其資金來源主要來自銀行雄厚的資金資本。
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業務中融入互聯網金融的業務操作理念的發展空間十分可觀,特別是處于供應鏈縱向延伸方向的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是巨大的,且由于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靈活性和彈性,對于供應鏈垂直方向細分的小微企業的融資產品或專業化的互聯網網貸平臺開發較為快捷便利,能夠滿足供應鏈上小微企業的融資個性需求,這種模式將是今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之一。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供應鏈金融具有更便利的特點,簡化了傳統銀行主導的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中的信用評定等手續,其交易成本低、資源配置效率高等優勢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和平臺。由于互聯網金融直接面向具有融資需求的廣大小微企業,其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者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挑戰,以往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模式收到了新興模式的挑戰,也為各商業銀行的下一步融資服務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如今各大銀行也紛紛試水,改進傳統的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模式,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是最早將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服務進行線上平臺化的商業銀行代表,除此之外光大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以及興業銀行等也開始將其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形成了以銀行供應鏈金融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商業銀行發展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同時,已經開始走向向電子商務融合發展的道路,由于電子商務平臺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海量的線上交易數據,也構成了對小微企業進行信用評估的信息基礎,而銀行所需正式電子商務企業所擁有的這些數據信息,兩者供需匹配,已經開始了相關的合作,比如京東商城已經進行了POP平臺的發展,主要是為各大小微供應商提供短期貸款和其他融資服務。因此基于互聯網金融的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已經成為未來小微企業融資模式發展的趨勢,且實踐中已經形成了諸多可行的供應鏈企業融資創新模式。本文提出若干具有可行性的小微企業供應鏈融資創新模式的發展方向。
三、 面向小微企業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
發展供應鏈金融的目的是為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解決在其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由于其上下游小微企業的資金流不暢或融資渠道狹窄所導致的核心企業自身的主營業務周轉和公司運作效率的問題,讓企業從上游的采購、生產等環節到下游的銷售、回款等環節的每一個運作流程都能順暢進行。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關注嵌入小微企業供應鏈的各項融資成本和結算數據,根據這些成本信息對供應鏈的整體成本形成過程構造出優化策略方案,而此方案的組成則是由融資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以及具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共同在信息技術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平臺上公共完成的。在由核心企業和小微企業組成的供應鏈融資模式中,包括銀行或者互聯網金融平臺商最關注的往往是供應鏈中最具資信的核心企業,而其所面對的服務對象則是與核心企業的交易關系穩固的長期合作的小微企業。
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所依托的正是供應鏈中的大型產業集團,利用其對大量上下游小微企業的數據掌握能力和其自身對金融市場、金融行業的風險分析和控制的專業技能,對其所要進入的供應鏈融資項目進行系統而整體的分析和全面的風險評估,特別是在風險控制方面,互聯網金融平臺對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需要對核心企業的較為系統全面的資格審查,同時亦會針對供應鏈的上下游具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客戶進行真實性的審查和涉訴檢查。此外,互聯網金融平臺還會為保護投資者利益要求核心企業為每一筆融資款項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并要求核心企業承諾承擔連帶擔保的責任。根據互聯網金融的不同范式,我們提出下列細分的具有可行性的基于互聯網金融的企業融資方案:
(1)核心企業擔保下的小微企業P2P網貸存貨質押融資模式。首先,有融資需求的供應鏈企業需要在P2P融資平臺進行初始注冊從而成為會員。P2P網貸平臺提供商可以以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為擔保(很多情況下,供應鏈核心企業本身即可作為P2P網貸提供商),在考察供應鏈企業的融資需求后,將供應鏈企業信息和核心企業的擔保信息通過網絡發布給放款人;或者平臺提供商通過搜集大量供應鏈企業的融資需求信息,將眾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并為一單向銀行提出融資需求并以各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作為擔保。核心企業擔保下的小微企業P2P網貸存貨質押融資模式主要的適用企業為交易信用較高的企業,這種模式本身也引入了核心企業的資信,對于信用較好的小微企業來說能夠使其資金占用進一步減少,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業務線上化,信息較為透明,風險較小。
(2)核心企業擔保下的小微企業眾籌存貨質押融資模式。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利用互聯網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此模式為更多小微企業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主要參考萬科的房地產眾籌模式,有融資需求的供應鏈企業在P2P融資平臺進行初始注冊后。P2P網貸平臺提供商可以以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為擔保,在考察供應鏈企業的融資需求后,將供應鏈企業信息和核心企業的擔保信息通過網絡發布給放款人,其中放款人可以是需要購買此產品的客戶,而放款人通過眾籌購買此產品可以享受折扣優惠。這類產品適用于價值較高,使用周期長的產品同時能夠使得交易的時效更強,周期更短,同時能夠盤活企業資金,且整個流程線上化,信息透明風險小,同時終端客戶可以享受較高的折扣優惠。
通過核心企業繳納保證金和承諾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形式,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通過互聯網平臺的供應鏈融資可以獲得更加穩定和更加優質的供應商,避免在銷售的旺季出現因為原材料或零部件供應中斷而出現產品斷貨的尷尬局面,這些互聯網融資創新模式實質上間接地提高了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銷售收入和經營收益。
四、 小微企業的互聯網融資策略
相比于分散的單個中小企業,互聯網平臺能夠在其他金融機構處獲取較高的授信額度和信用評級,可以以更低的利率獲得資金支持,同時利用核心企業擔保來降低供應鏈中小企業融資的交易成本和違約風險,既能為中小企業提供全新的融資渠道以彌補供應鏈中的資金薄弱環節,又能使互聯網平臺從金融增值服務中獲得利潤回報,實現多方共贏。
(1)在核心企業擔保下通過電子訂單進行抵質押融資模式。擔保方式主要是采用繳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可追加抵質押擔保或第三方保證。交存保證金的具體比例按照申請企業的評級結果確定。供應鏈核心企業對與進行交易往來的小微供應商設置一定的準入條件,小微供應商與核心企業進行交易后可以生成電子訂單,由小微供應商通過電子訂單在線上想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申請訂單融資,互聯網金融提供商對小微企業和其所在的供應鏈的核心企業進行資信審核后可以對小微企業發放貸款。電子訂單抵質押融資的還款來源為該訂單的業務銷售回款,屬于自償性交易融資。這種融資模式對于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的風險要點在于電子訂單的可靠性和對訂單產品價值的評估。這種模式適用于那些交易信用記錄較好,產品價格較為穩定的小微企業。通過電子訂單抵質押模式,小微企業可以減少企業資金占用。
(2)小微企業P2P應收賬款池融資。由于供應鏈核心企業在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其經常向上游小微企業供應商延長賬期,形成了小微企業對核心企業的應收賬款。小微企業可以把應收賬款通過轉讓或質押的方式轉移給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平臺提供商在對眾多核心企業進行信用考核的情況下,并通過核心企業核對應收賬款信息后為小微企業提供應收賬款融資,對于同一供應鏈上的眾多小微企業來說則是應收賬款池融資。這種模式與明保理模式是相似的,其擔保基礎是供應鏈核心企業的資信。由于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其實是代替供應鏈核心企業墊支貨款,對于那些核心企業對供應鏈中的資金流具有很強的控制能力的供應鏈中的小微企業,這種融資模式較為適用。
(3)在核心企業擔保下向互聯網金融平臺申請委托融資款項。這種模式需要供應鏈核心企業和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的合作,有供應鏈核心企業向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資金,由互聯網融資平臺依托其積累的客戶信息和數據項供應鏈上符合資信條件的小微企業進行融資款項發放。這種模式中互聯網金融提供商僅僅作為供應鏈核心企業的合作伙伴而獲得手續費等中間費用,風險較小。在這種模式下,由于核心企業提供了自由資金,擔保方式則根據小微企業的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同時供應鏈核心企業通過與互聯網金融平臺提供商的合作可以掌控的小微企業的歷史海量的交易信息和數據,也可通過信息對接直接對小微企業的信用進行評估,自己進行自由資金發放,較為靈活方便。這種融資模式類似于阿里金融,其通過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的形式來向其阿里巴巴、淘寶以及天貓商城的商戶來提供小額貸款。
對于依附于供應鏈核心企業的上下游小微企業來說,通過互聯網金融獲得供應鏈融資的效率更高,能夠迅速為其自身打通資金瓶頸,提升資金周轉率并以此來擴大其生產經營規模,更加加固其與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關系,使得整個供應鏈的運作處于良性循環狀態。
五、 結束語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為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發展方向,互聯網平臺作為第三方綜合服務和信息集成平臺,將信息優勢融入供應鏈金融服務,實現了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高效集成,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系統而全面的解決方案。
然而供應鏈融資業務發展也必然會直面互聯網金融帶來的風險,如合作伙伴的違約風險、市場中的系統和非系統風險、風險評估體系的高效性、科學性和客觀性,以及資金期限與數量錯配以及集中支付與個體移動支付是否統一等問題。互聯網金融下的供應鏈企業融資風險評估和風險規避策略將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 牛錫明.互聯網時代的金融創新與銀行變革.新金融,2013,(7):12-14.
2. 和毅.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供應鏈融資發展思考.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2):75-77.
3. 婁飛鵬.互聯網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模式及啟示.武漢金融,2014,(4):6-8.
4. 李更.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B2C 供應鏈金融模式探析.時代金融,2014,(1):67-69.
5. 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商學院“供應鏈金融組”.供應鏈金融——新經濟下的新金融.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9.
6. 趙燕.互聯網金融沖擊下我國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現狀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14,(11):127-129.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71372107);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項目號:2012BGL011)。
作者簡介:駱建文(1966-),男,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供應鏈金融、采購與供應管理;李超(1985-),男,漢族,山東省濟寧市人,上海交通大學中美物流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為供應鏈金融。
收稿日期: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