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麗
摘 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新課改下怎樣上好小學數學課:創設良好教學情境;營造和諧教學氛圍;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關鍵詞:新課改;數學課;教學情境
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說:“數學本身是千姿百態、壯麗多彩、引人入勝的。”,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靈活、更加自由。面對新課改,教師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新課改下怎樣上好小學數學課,怎樣讓數學教學更加精彩,怎樣讓學生樂于學習數學。下面是我在小學數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創設良好教學情境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教學情境指的是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根據學生認知特性,把數學問題和一定情境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方式。大量事實證明,良好的情境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讓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有效發揮,是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式,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夠給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的學習材料,能夠增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做法如下:(1)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新課改積極倡導啟發式教學,要想真正落實啟發式教學,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創設問題教學情境。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特質》時,我這樣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們會畫三角形嗎?誰知道三角形由哪幾部分組成呢?”學生正是帶著這樣的問題展開了討論,他們的興趣很快被激發了出來,無需我們教師過多講解,學生就很快掌握了重點知識。(2)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新課標倡導:“要讓學生感受數學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例如,在學習《小數乘小數》時,我這樣給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星期天媽媽讓小明去買饅頭,饅頭1.8元一斤,小明要買3.5斤,你能幫幫小明,一共需要多少錢呢?”這樣的問題,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到,他們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了起來,并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
二、營造和諧教學氛圍
學生只有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他們的情感、認知與行為才能得到共同發展。可是,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往往以傳授知識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學習,這樣就使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教學效果欠佳。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教師的情感和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情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有利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很有必要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數學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采取了這樣的做法:(1)注重情感投資。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語言、靈活的教法是對促進學生形成良好情感因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是熱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經常與學生談心,主動詢問他們的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正是這情感的投資,才拉近了和學生的心理距離。(2)建立平等師生關系。學生與教師的人格是平等的,我們教師只有從高高的講上臺走下來,走入學生中間,用真誠的微笑、良好的情緒和飽滿的熱情面對學生,學生才能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總是微笑著走進課堂,從不當中訓斥學生、懲罰學生,要求孩子們做到的事情,自己必須做到。這樣,學生就會充分體驗到老師的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們也就會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創造能力,這是與素質教育原則嚴重不相符的。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多媒體進入了我們的課堂,給我們的課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多媒體教育手段運用電腦、電視、投影等現代教學媒體,通過對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的利用與管理,實現教學最優化的目的。因此,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具體表現如下:(1)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讓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科目,學生只有在濃厚興趣驅使下,才能專注學習,才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那么,怎樣讓學生保持濃厚學習興趣,多媒體展現出來的悅耳音色、鮮艷色彩與活潑畫面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學習《直線、射線和角》時,我就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畫直線、射線、角的過程,孩子們被生動形象的畫面深深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了出來。(2)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沒有辦法讓學生產生高昂的情就給學生傳授知識,這樣的教學只能說是徒勞的”,可是,傳統教學只注重灌輸知識,教學手段單調乏味,學生極易產生厭倦心理。如果運用多媒體特性,通過有聲畫面則很容易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軸對稱圖形》《圓錐和球》等時,我都成功運用多媒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面對新課改,我們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因為教學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踐行新課改精神,爭取上好小學數學課。
參考文獻:
母仕香.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01).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