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友吉
摘 要:自主探究性學習是在新課改實施以后,教師采用最多的一種學習模式。采用“預習案”的方式學習、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提高小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預習案;小組合作;教學效果
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不僅關系著教學質量,還關系著其自身能力的提高。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影響,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不能長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特別是在數學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數學知識抽象且理論性較強,一些學生不樂于跟著教師去思考,也不愿意去接受新的知識。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具有抵觸情緒,大大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讓自己錯失了數學能力提高的機會。
一、采用“預習案”的方式學習
預習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將所學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掌握,而且還可以事先進行自學。然后在課堂上再和同學及老師一起學習。預習是學生自主探究的一個良好途徑,也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關鍵一環。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了熟悉,在熟悉的基礎上進一步實施探究式學習。預習案應該由教師認真編寫,因為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是薄弱了一些,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分析學生的學情,認真確定預習案的內容。讓預習具有高效性和實效性,讓預習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最佳途徑。
二、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課堂上教師按照學生的層次,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由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相關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是幫助學生實施自主探究學習的最好方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潛力,與同學一起討論疑難問題,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一個問題。這種方式在新課改實施以后,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應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后,教師要注意探究題目的層次性,要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中,擴大教學的覆蓋面。使每一名學生都有可探究的問題,都能體驗到探究的樂趣。
以上兩種方法可以實現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可以有效地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學生的潛在學習能力。自主探究性學習還是新課改實施以后,教師采用最多的一種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迅速成長。
參考文獻:
林崇德.小學兒童數概念與運算能力發展的研究[J].心理學報,2011(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