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祥
摘 要:盡管先后已經歷了“普六”“普九”“兩基”的驗收工作,而且在控輟保學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農村中學學生輟學現象仍然是農村學校辦學工作的一大難題,同時也是眾多班主任的一塊“心病”,怎樣才能鞏固“普九”和“兩基”的成果?就是實實在在地讓學生從“我不讀書—我想上學—我愛上學—我上好學”一步步的改變。只有狠抓控輟保學工作,才是基礎教育的根本。
關鍵詞:班主任;控輟保學;教育合力;措施與策略
今天農村地區初中學生的輟學問題還在凸現出來。農村中學的輟學生主要有五類:厭學、留守、早婚、外出務工和無依兒童。在常規控輟措施之外,多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學生因為厭學致輟,這是農村初中生輟學的最主要原因。學生因是留守致輟。在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所占比例大,其他人根本無法管教他們。學生因受早婚致輟。很多農村的家長還存在“早當家,早享福”的封建思想。學生因欲打工致輟。如今在農村,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認為:讀書多少無所謂,有人認為“喜歡讀就讀,不讀就打工”,也有人認為“讀書上學戴眼鏡,不如進廠拼一拼”。學生因依致輟。這部分學生本身從幼小的生活中就接受親友、他人和政府或其他相關部門的幫助,也沒有良好的學前教育。農村中學班主任控綴保學工作的具體措施與策略:根據近幾年我校學生的輟學原因,積極開展控輟保學的實踐活動,經過多年的努力,我校的輟學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班主任群體中形成了農村初中控輟保學的應對措施和策略。我們形成的主要控輟措施有:
1.堅持合力控綴構建家庭、社會、學校(班主任)和政府四位一體的控輟保學機制
層層簽訂“責任狀”,學校領導包片,年級主任包年級,班主任包班,教師個人包村,再把輟學生分到每位教師身上。一直以來我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總組長的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制訂“控輟”工作的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校長親自布置,靠前指揮,班子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班主任積極為控輟保學工作獻計獻力,這是我校控輟保學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關鍵所在。
2.做好質量控輟,加強學校的自身管理和建設
農村初中,特別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初中,學校設施相對簡陋,課程資源匱乏,這項工作除了要求政府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外,很大程度上還是要靠學校自身教學質量和管理的提高。班主任要時常關注班上的學習動態,要給學生制訂近、中、遠期目標。
3.利用環境控輟,營造愛學、樂學的氛圍
學校積極開展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娛樂活動。因為學校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長是學校治安管理的副校長,派出所經常對校園周邊的環境進行治理,保證校園安全,為控輟保學創造良好的條件,營造濃厚的校園學習氛圍,積極創建平安的和諧校園。
4.落實幫扶控輟,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
我校一直以來堅持依法辦學,以質量求生存為根本,認真落實“兩免一補”,絕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輟學。堅持由班主任牽頭,科任教師配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扶持。老師用愛留住每一個學生的心,讓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5.開展思想控輟,加強對學生進行理想與前途的教育
農村初中,特別是偏遠山區的農村初中,要充分認識心育對控輟的特殊功能。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感恩專題片、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發展個性心理品質,培養心理調試能力,矯治行為偏差,使農村初中生學會正確地觀察、分析和理解客觀事物與社會現象,學會以冷靜、穩妥、積極的態度審視人生、認識環境和對待生活,對農村初中生定期進行理想與前途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6.樹立師愛控輟,加強師德與師風的建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對問題學生的責任感,對問題生、學習差的學生不歧視、不排擠,給予特殊關愛,要加強對差生的輔導,給差生開“小灶”。要改變過去的“師道尊嚴”,建立新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既做學生的老師,又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以心換心”,以真心、細心、耐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學習觀。班主任老師應該時刻樹立教書育人、服務學生、服務社會的意識,而不能再強調“師道尊嚴”,應該把自己的崇高建立在對學生、對社會的高度負責上。更不能有違法犯法的行為。
總之,控輟保學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也是班主任的工作職責。控輟工作仍是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做好教育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受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大學生就業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村初中學輟學現象仍將會長期存在。我們一定要提高認識,增強做好控輟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習總結典型經驗,積極探索有效控制學生輟學的新途徑、新方法,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團結協作,努力把農村初中控輟保學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為辦好農村的基礎教育而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