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貌 常多貴 常文利
摘 要:高職教育內涵的核心是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決定了高職教育的特征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該文采用“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從體系內涵、構建原則和主要特征三方面對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三聯動 漸進式” 實踐教學 機電一體化技術 工學交替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237-01
由于高等職業教育主要以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為主,因此,必須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綜合職業能力,以此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
1 實踐教學體系現狀及存在問題
傳統職業教育教學體系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互割裂,通常以先理論后實踐的教學方法展開,實踐教學環節幾乎成了理論驗證的一種手段;另外,傳統職業教育還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其次,實踐教材更新力度不夠,實驗內容僅配合課程理論教學,內容單一,缺少課程間的橫向聯系;最后,實驗室建設不合理,很多高職院校實驗室的教學儀器都是組裝成套的產品,而這些試驗箱除了很好的保護了電子、電氣設備,同時也束縛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無法探究其內部構造和原理。然而這種教學體系與職業學校學生的智能不相匹配,使學生無法獲得高層次的職業能力和智慧技能。
2 “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內涵
“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該文僅談狹義的“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該體系是指將傳統實踐教學環節中的實驗、實習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通過合理安排設計,按三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課內實訓(基礎實訓),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第二環節:實訓周專業綜合實訓(專業技能實訓),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第三環節:頂崗實習(綜合技能實訓),進行綜合技能訓練;三個實踐環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三環聯動進行實踐教學的內容安排。在“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實訓環節分為:“課內實訓—專業綜合實訓周的校內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三個漸進式的階段進行,從而形成了課堂教學—課內實訓—課堂教學—專業綜合實訓周—課堂教學—頂崗實踐的漸進式“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其中每個環節都必須以突顯實踐技術應用能力為設計原則,構成完整的一體化內容體系,真正體現“面向行業實際、面向崗位要求、面向生產實際”組織實訓的思路。
3 “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原則
第一,構建實踐教學體系要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大背景下,根據學生具體實踐能力接受水平,通過三個環節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以及綜合職業素質修養為目標,進行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合理安排,實現理實一體、工學結合的新型實踐教學體系,最終實現集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管理四維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
第二,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必須努力探索校企聯合辦學新思路,實現產學雙方的深層次合作。真正體現“面向行業生產、面向崗位需求、面向生產實際”的思路組織實驗、實訓,對聯合培養的學生,實行彈性學制,學生可在企業輪崗鍛煉、頂崗生產,使學生掌握當今企業生產中正在使用的新技術,而不是用封閉式的教具給學生做簡單的演示實驗。
第三,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必須對傳統的實訓教材、方法進行革新,通過行業企業調研,編寫既符合教學目標又適應現代企業崗位需求的模塊化實訓項目內容。另外,針對目前實訓基地普遍存在實訓設備技術含量不高的問題,為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開發智能化、信息化的實訓設備。將革新的模塊化實訓內容與新型實訓設備共同應用于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崗位職業需求且技術含量較高的新型校內實訓基地。
4 “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特征
“三聯動、漸進式”高職教育實踐教學體系與普通高校實踐教學既有共性又有其獨特的個性和自身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整體性特征:“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是按基礎實訓、專業技能實訓、綜合技能實訓能力分層次遞進,分階段實施的有機整體,旨在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崗位職業綜合素養等,與普通高校相比更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以夠用為原則,減少演示性、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工藝性、綜合性實驗。逐步形成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
第二,逐層遞進不斷深化的特征:培養高等技能型應用人才,必須將各種實踐教學環節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階段。對于應用性強、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必須采用逐層遞進、環環相連的“三聯動、漸進式”實踐教學體系,職業教育只有從內容到目的體現出階段性和層次性,從感性認知到理性應用逐步深化,才能使學生真正就業后上崗快、技術應用能力強,成為企業和社會追捧的對象。
第三,地域性特征:高等職業教育必須適應當地地方經濟建設的需求和變化,緊跟當地社會發展和地域需求,體現地方產業結構特征及其技術水平,因此,必須根據當地企業生產和管理實際,設置具體職業情景、模擬企業生產實際,充分利用軟件、仿真、現代信息技術等教學工具,讓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前沿科技和發展趨勢,形成寬厚的專業技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5 結語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絕對不是被動的“知識存儲器”,也不是被動的“技能機器人”,而是一個要生存、要發展的職業人。高職實踐教學改革必須圍繞“實踐”和“應用”兩個方面進行,形成適應專業特有的實踐教學體系。這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力、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等,還能為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儲備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對實踐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培養符合社會和企業急需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萍.機電一體化專業與課程建設及改革[J].科技向導,2013(11):153-170.
[2]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