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摘 要:現在都是提倡素質教育,教學時間被壓縮學生學習的時間在減少,實踐的時間在增加,因此怎么樣讓學生能夠從短時間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成為了教師關注的問題,通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能夠讓教學效益最大化,課堂有效教學是教師向學生進行知識傳遞,能力培養以及增加知識掌握度的重要途徑,能夠讓教學使用的時間減少,語文教學中通過有效教學的開展,可以讓學生的語文素養提神,對教學質量也是有很大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效率 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98X(2015)04(c)-0170-02
語文課堂教學中,不管是知識的獲取,智力的開發還是能力的提升,亦或是情感和意志的養成,都應該要使用實踐、思考來完成。所以教師不能夠將這些知識機械式的向學生灌注,而且這些思想也不是約定俗成的,不可以死搬硬套。總之,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一定程度地提升其思想觀念、知識以及能力,從而實現教學任務。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覺自愿地參與學習,這才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所以,筆者就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探討。
1 教師在課前要備課充分
備課的效果會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率。對于每個教授語文的老師來說,都應秉承“用教材較,而不是教教材”這樣的教學理念。只有對教材深入鉆研,對課堂教學精心設計,才能使教學效果有成效。備課有很多方面的要求,不過至少有三點需要做到:其一,一個“小”字要落實。不能對每一篇課文對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把一些小的問題解決掉就可以了。其二,一個“巧”字要會抓。一針見血,找出學生對其有興趣的點。其三,一個“精”字狠抓。講解內容一點要精練,同時涉及到知識內涵以及外延等方方面面。
2 課堂上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要有
授課過程中,提出一些問題,并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讓學生靜下心來去思考問題,深入問題,如果學生解決問題的時候,有難題,有障礙,教師需要適時的給予鼓勵,讓學生堅持不放棄。等待的時間是短暫的,但是學生的思維卻是高度活躍的。語言是思維的表達,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來了解學生思索的過程,可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探索中來。
3 培養學生學會質疑問難的能力
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須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質疑是一種能力,因此老師在培養和引導學生的時候是要有意識、目的和計劃的。
(1)教師要學會轉變觀念,勇于創新,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對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進行培養。了解學生的潛能,當全文都學習完后,給予學生回顧思索的時間,對提出的問題應該要積極的解決,不拖延到課后。
(2)對學生的質疑行為進行鼓勵,從淺到深。通常學生在學習一篇課文前,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能夠有方向的自學,可以讓他們自己準備一些問題,在課堂中劃出一小段時間來進行提問解答。學生的年級提高后,其質疑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這樣能夠形成比較好的課堂提問習慣。當學生在課堂中有一些獨特的問題提出的時候,說明,學生的質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學生創新的基礎和來源,教師需要鼓勵這樣的行為,循序漸進的培養。
(3)有意識的讓學生形成質疑的能力,對學生的不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處理。部分學生會提出一些課教學無關的問題,這時就不能夠對其進行解答,而即便是和教學相關內容,如果是沒有問到點上,那么可以進行選擇后解答,如果是和教學內容關聯緊密,關鍵性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共同來解決。這樣將問題進行區分,能夠更加有效的解答學生的問題,讓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4)從語文的特點出發,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看待問題更加全面,并提出質疑,比如質疑課文題目、語句以及內容,對文章的銜接進行質疑,對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行質疑。學生通過質疑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在語文學習中,可以發揮出創造力,讓語文教學的效率提升。
4 留有學生隨堂練習寫作的時間
“君子動口不動手”可以說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常態,很少有當堂寫作訓練,通常是快下課的時候老師才進行布置,于是學生只能課后再完成,而課后大多數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這樣自然也會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事實上,讓學生當堂就寫,老師再及時進行指導,能使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訓練效果提高,還能端正漢字的書寫,提高正確率和書寫速度。所以,教師應該盡量壓縮教課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這樣會很大程度地提高課堂效果。
5 充分利用多媒體開展課堂教學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育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多媒體是現在使用比較多的一種,在教育界的作用也是非常優秀。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對學生起到感化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興趣,讓教學過程得到簡化,將學習的重點表達出來,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會提升。教學的時候我們發現,一些成績中下的學生,比較難追上教學進度,他們缺乏對學習的興趣,不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容易錯過一些重點知識內容。多媒體教學則不同,通過使用影音畫面的方式來將文字內容表達出來,這些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進入到學習當中,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和激發,學生能夠逐漸的深入課文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就把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多媒體技術就轉變一些抽象、靜止的內容,形成了生動的圖像和影音,這是教師通過言傳口述所無法實現的效果,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瞬間有了極大的提升。通過多媒體的這些功效能夠讓這些難以理解的內容變得容易理解,節約的時間就可以用來進行問題的解答,思維的啟發,以及其他的一些訓練,讓課堂效率更高。
6 表揚批評要恰當,激發學習熱情
強化學生自我管理的常用辦法就是表揚和批評。在表揚和批評的時候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和情境,以及態度表情。表揚和批評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受老師的態度的影響。批評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充分地感受到教師的愛,用辭方面也要讓學生感受到是被尊重的。如果做到兩點,老師也就“以信取威”了,反之就會“以威失信”。老師應當權衡好表揚和批評。受表揚誰都高興,但是批評總是少不了的。只有批評而無表揚,會讓學生自信心受挫,而教育的意義也就黯然失色。對學生的過失,老師想要在課上狠批一次來進行教育的話,其實不妨換個方式進行表揚:如果想要批評某30名學生,那么就夸獎另外3名學生,從而進行間接批評教育。而這樣做的效果會比直接批評要好。對此,老師在課堂上盡量多表揚、少批評,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7 課后有效反饋
語文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進行信息交流的過程,教師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對學生所反饋的信息及時有效的處理,對教學方案進行改進,讓教學效果處于最佳狀態。并且,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對教師的信息進行思索,將既定的思維方式打破,讓學習效果有較大的提升。課堂中,筆者會給學生安排一些作業,作業不以量多為宜,而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反饋收集,在進行反饋的時候,師生會有感情和價值的交流,能夠讓學生的獲得更強大的學習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有質的飛躍。
總而言之,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時間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多思考,多總結,多提問,讓學生學習主體性得到體現,不再被動的學習,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也因此會有較大的提升,讓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 甘曉娟.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0(22):87.
[2] 胡禮兵.精彩課堂不曾預約——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非預設生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6):55-56.
[3] 莫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活”起來[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S1):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