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山
【摘 要】家庭教育對人一生所產生的作用至關重要。由于學生家長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偏差和問題,這些問題成為孩子不良行為和性格的根源。本文探討學校通過開展家長讀書會,閱讀相關書籍,來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式,促進親子溝通,構筑和諧家庭。
【關鍵詞】家庭教育 讀書會 親子溝通 家長
一、家庭教育的現狀與成因
2014年3月,我校對150名學生進行了關于家庭教育的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超過50%的孩子對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滿。在“有心里話選擇跟誰說”這一欄,70%的孩子選擇和同學或朋友說,而只有9%的孩子選擇和父母說。在“有沒有哪位親人或者長輩可以跟你聊心事或者可以做到無話不談?”這一欄中,32%學生選擇父親或母親,38%的孩子選擇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
同時,我們針對家長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近10%的家長一個星期乃至10天都沒有和小孩對話;有37%的家長認為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問題,并對怎樣教育孩子感到困惑。
由此看來,在家庭關系中,普遍存在一種現象:一方面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不滿意,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失望和困惑。深入分析這些家庭教育的問題,我們嘗試尋找家庭教育失敗的原因:
1.家長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論。家長對孩子心理發展規律沒有全面地認識。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是堅持“家長權威”的傳統家庭教育理念,習慣于采用簡單粗暴、指責打罵等方式。而這些行為,逐漸讓孩子內心產生陰影。
2.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部分家長錯誤地認為,教育學生是學校的事,家長工作忙,無暇顧及學生的學習,因而把教育學生的職責全推給學校。而實際上,家庭教育涉及孩子的衣食住行、情感體驗、情緒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其他教育所無法替代的。
3.母親承擔過多的教育任務,父親教育缺失。在很多家庭中,母親除了負責孩子的飲食起居外,還承擔各種學業、成長上的輔導。但一些母親只重視文化成績的提高,而忽視情感、興趣、愛好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另外,父親沒有承擔起應有的教育任務,孩子缺乏陽剛之氣,缺乏吃苦耐勞、勇敢堅強等品質。
總之,優秀的孩子出自優秀父母之手,而問題兒童多是問題家庭、問題父母的產物。
作為學校,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給予問題家庭以長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我校決定以家長讀書會為切入點,組織家長學習理論,提高親子溝通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素養。
二、活動開展
2014年5月,文匯中學第一期家長讀書會正式啟動。為了使家長讀書會更有實效性和長效性,我們采用了“專家引領”“經驗分享”等多種途徑開展活動。
1.家庭教育專家引領
家長教育素質的提升,離不開專家的引領和指導。我們聘請了兒童心理專家對家長進行培訓,專家們通過生動的故事和案例,深入剖析青春期孩子的性格特點,引領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只有把握孩子的內心,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獲得孩子的信任,這是有效進行家庭教育的基礎。
2.成功家長分享經驗
利用身邊的成功家教故事,給家長經驗借鑒。例如德育處魏主任曾對家長們分享自己培養女兒閱讀習慣的經驗:動員親朋好友以書籍為禮物送給孩子、幫助孩子整理自己的作文集等等,通過生活細節的累積和浸染,最終成就了聰慧、博學的孩子。除此之外,德育處廖主任、學校其他有經驗的教師,都紛紛把自身的一些體會和做法,毫無保留地進行分享。
3.家長集體討論交流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比绾翁岣呓逃仞B,關鍵還在于家長的好學和實踐。為了發揮群體的力量,定期組織交流會。家長們充分討論實踐中的困惑和感悟,然后請專家點評指導,解決每個家庭的問題,實現家長教育水平的提升。
4.利用網絡資源長期跟蹤
家長讀書會成立了自己的專屬QQ群,便于家長們及時和長期交流生活中的感悟和困惑。同時,學校定期上傳關于家庭教育的指導資料和影視資料,如《小孩不笨2》等,指導家長通過學習研讀來不斷提升教育素養。
三、體驗與收獲
1.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發生本質變化
家長讀書會,已經成為家庭教育觀念轉變的催化劑和加速劑。很多家長意識到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和需求以及對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大部分家庭親子溝通更順暢
參加家長讀書會后,很多家長重視對孩子問題的傾聽和積極回應,家長的教育不再是生硬地說教、命令,而是通過聊天、親子活動,傳遞教育道理和觀點。后續的調查問卷顯示,75%的孩子感受到了家長的變化,其中家長的傾聽讓孩子感受到關懷和鼓舞。
3.孩子對家長的認同度增加
隨著家長閱讀習慣的養成,親子溝通的逐漸深入,孩子對家長的認同感發生了質的轉變。很多學生和家長反饋,家庭成員中,少了矛盾和沖突、冷漠和無奈,多了傾聽與溝通、理解和尊重。
四、面臨的困難與未來規劃
我們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學生變化過程緩慢、家長缺乏耐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為環境不同、起因不同,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也各不相同,解決問題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部分家長期望通過一兩次活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顯然,這是達不到的。因此有個別家長對活動的作用產生懷疑,在活動開展不久后,即申請退出;還有一些家長開始活動時熱情很高,久而久之,就日漸疏懶,不能持久學習。
雖然面臨上述困難,但是我們堅信,經過“感受——嘗試——經驗——提高”這種方式,充分利用家長讀書會,能夠實現以家長的變化促進孩子的變化,以暢通的親子溝通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以家長素質的提高促進和諧家庭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趙剛.家長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2]于秀.父母的行為決定孩子的一生[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