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琴
摘 要: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內容龐雜,授課時間長,涉及多學科基礎知識,。如果每節課千篇一律的模式,不但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恐怕連僅有的學習熱情也被扼殺了。在新課改形式下,如何激發學生求知欲,創建高效課堂,是筆者一直在研究和深思的問題。內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主干課程,內容龐雜量大,內容大多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在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講授時間長,涉及到解剖、病理、病理生理等多門基礎知識。
關鍵詞:內科護理學 高效課堂 構建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c)-0139-02
內科護理學的教材從頭至尾都是從概念、病因病理、發病機制,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治療要點、護理評估的順序排列。如果我們在講授這100多學時的課程都按固定的模式,學生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不但激發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恐怕連僅有的學習熱情也被扼殺了。所以,如何在新課改模式下構建內科護理學的高效課堂,是筆者一直在深深思考的問題。
新課標強調“以人為本”著眼于“開創創新”人才的培養。在教學中如何培養獨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如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幫助他們進入到學習的主角中,創建高效課堂,是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達到的目標。
1 教師是主導者,構建高效課堂教師的整體素質至關重要
教師至少要具備以下三方面素質。
1.1 高深的專業知識
教師是高深文化知識的代表,做為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創造者傳播者,必須精通自己所教的學科,除了要有寬厚的基礎理論外,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到課前研究包括研究學情、研究重難點、研究如何教和學生如何學的問題。這是起長效作用的知識,它對教師的終身工作及進修提高的影響是經久不衰的。
新時代的大學生朝氣蓬勃、善于探索。書本、課堂已不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欲,他們渴望獲得更廣泛的知識,每一學科都不是單一的,都是相互關聯的。教師還應當熟悉相關學科的知識“唯有教師善于讀書,深有所得,才能教好書”。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最新學術動態,更新優化自身的知識系統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唯有勤奮好學的教師才能教出勤奮好學的學生。
教師的工作猶如采蜜,需要博采眾長,“教然后知困”在一定的限度內,教學的有限性是與教師所掌握的本體性知識呈遞增關系。只有學術高深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才能更好駕馭課堂。
1.1.1 熟練的專業技能
教師不但有較高的學術水平,還要有教育科學的理論和技能。教學過程復雜要掌握教育教學的科學規律,理解教學的內涵,特別要具備良好的教學設計能力。一節好的教學設計應該提前成型,多次修改,才能逐漸成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對象的特征,對學科知識作出符合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原則和整合,以便教學對象能夠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要熟練的掌握和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控制課堂氣氛和吸引學生注意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能力,使教學活動順利完成。
1.1.2 高尚的師德和特有的專業情意
教師不僅要有教育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的能力,在政治上正確引導學生,在各方面都應該成為學生的表率!自身首先是熱愛教師職業,并致力于獻身教育事業的教育推動者、研修者,熱愛教育、把握教育的真諦,全身心熱愛學生,無論課上課下與學生的交往都表現出真誠、信任積極態度,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更好調控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面對教學繁瑣的工作毫不退縮,而且理智的保持對學生的耐心,為學生樹立了良好的意志品質的榜樣,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教學和科學活動中更具主動和優勢。
2 正確把握教材內容、依據教學目標,靈活教學、才能構建高效課堂
2.1 做好課前準備,分析課程的特點及教學目標
把握教材是教師永遠的基本功,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要鉆研教材,教材是教學的主要資源和依據,是教學的主線。正確理解教材包括正確理解教材的課程標準、熟悉教材的基本內容,了解教材的各部分在整個學科的篇章或課時所占的地位,具體分析教材內容,包括邏輯順序以及根據教學目標理出教材的重難點。高水平的教師能隨心所欲的駕馭教材,能夠對教材進行靈活的加工處理,能夠就一冊書寫出高質量的教材分析,寫出可行教學計劃這是高效課堂有效性的前提。
內科護理學是以呼吸、循環、消化、泌尿、血液、內分泌、風濕、神經八個系統的疾病護理為框架分別從概念、病因病理、治療要點、護理評估等入手,學時要在100以上。內容模式固定,如此龐大的課程,如果照本宣科,勢必造成課堂枯燥乏味。可以將相關課外材料引入課堂,科學重組教學內容,講授方法應靈活多樣有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直觀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討論法、講授法等。不拘一格,根據現代護理教育理念,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并使學生成為積極自主的學習者和問題者。
2.2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高效課堂應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并積極思考,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羅杰斯曾說“自由程度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越高”,所以老師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自主的學習環境,一個自主的學習空間。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內科護理學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這部分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采用角色扮演法來實施生動活潑的自主學習。
合理組織、強化合作學習意識。教師在講授護理診斷的提出,護理措施的制定這部分內容可以把學生分成組合作討論制定,問題讓學生提出,措施共同討論制定,教師只需最后點撥總結。學生在小組中為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有競爭的互助學習,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在演中學,在議中學,能讓學生從中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培養合作精神。
精心的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的設計是在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的,我們要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各環節。做到高效備課,讓每一節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線索清晰、方法得當,每節課的課堂模式都要有不同的變化,準確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向上的學習熱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只有使其對所學內容和過程感興趣,他們才能表現出積極向上的學習情感,真正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而這需要教師的“導”。引導首先要有“方”,其次要有“度”要根據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有時完全可以即興發揮,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學生創設情境,讓他們以飽滿熱情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
關注學生情感,及時反饋矯正,增強課堂調控能力、不少教師在備課時,之習慣于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贊可夫經過多年的研究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就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之中及課堂之外師生關系的好壞。課堂效果反應了師生關系,融洽的和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地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的鼓勵和批評才具有實際效果,否則產生負效益。
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知識的掌控程度,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課堂教學的高效無從談起。教學過程中教師力爭最大限度面向全體同學,想方設法“擁有”學生,一切以“生”為本。同樣的學情不同的教師課堂氛圍是截然不一樣的,采取機動靈活策略調動全體同學積極性,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合作和展示,而教師則適時跟進、監測、反饋、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及時反饋、有效調控,課前的復習提問,和課上的即興答題以及階段總結小考等,就是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增強學生學習意識,幫助學生強化記憶的有效手段,及時給予正確的評價、獎懲適當,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掌控課堂。
加強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素質。建立高效課堂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但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還要有探索鉆研的精神,一個優秀教師應該不斷反思教學,包括對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效果的反思,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是教師對照課堂的鏡子,是促進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的法寶,是教師獲得教學科研的第一手感性材料,是寶貴的科研資源。反思也是老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必經之路,實事求是的找出自身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并做好分析,總結經驗,揚長避短,不斷發展、豐富、完善建立高效的內科護理學課堂。
總之,只有生動的教學才能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發創新意識,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只有高效的課堂,才能提高我們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高效課堂是一個長期復雜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只要我們從自身做起,從每一節課做起,構建高效課堂指日可待。讓我們為構建高效課堂不斷努力探究。
參考文獻
[1]宋秋前.有效教學的理念與實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2] 鄭金洲.教師如何做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3] 李志民.高效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研究— 實驗教學質量標準重構與優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
[4] 陳天順,范燕秋.高校課堂教學質量現狀調查研究—以x學院為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