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玲
【摘要】人們的日常交流少不了口語,提高小學生口語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項內容,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口語已經成為社會交際的重要橋梁,很多教育領域的專家越來越重視小學口語的研究工作,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本文對提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做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口語交際;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口語交際是表達自身想法、體現自身素質的重要表現。如何提升口語交際能力,教育是重要方面,尤其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方面的教育,更是顯得尤為重要。但是通過對大量文獻和資料的研究,我們發現,關于小學生感興趣的交流內容以及綜合、科學的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較少,對針對課題實際情況及教學可操作性方面來提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研究缺乏,對激發小學生主動交流對話的課題研究相對較為膚淺。這些不足導致我們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效率低下,弊病百出。如何解決口語交際教學的種種問題,成為越來越多專家和學者關注的焦點,這也就是本文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
一、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首先我們要知道,生活的外延與語文學習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就是生活的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源頭活水。教師要善于捕捉現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其次就是要做到學校和家長充分合作,共同打造良好的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環境。作為教師,應當同家長保持緊密的聯系,對社會以及家庭的學習資源進行有效的挖掘與利用,充分意識到生活當中到處都是課堂的道理。在社會上、家庭當中,例:家庭來訪接待、節假日、雙休日外出、聚會等均可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指引,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對更多的人進行接觸、交際。在這之后,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次“真實再現”活動,趁著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指導。
二、營造和諧、輕松愉快的交流氛圍
口語交際是靈魂與靈魂的溝通,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因此需要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作為前提條件。許多農村孩子對教師的敬畏心理普遍強于城市孩子,有些學生因為不信任老師或者害怕老師,在上口語交際課的時候顯得死氣沉沉,一句話都不敢說,這樣的口語交際課注定是失敗的。
在教學中,教師要營造一種輕松、活潑、愉快的語言環境,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口語交際的心理障礙,針對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不求人人正確,只求人人積極參與,以培養學生當眾說話的膽量。
三、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
“學生在入學之前已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對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是可行的,但低年級尤其是剛入學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要從最簡單的形成開始,要從說一句完整的話,從簡單的問答對話起步。這樣學生對口語交際訓練易于接受,“愿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不至于產生畏難情緒。但是,即使是最簡單的口語訓練,也要規范,養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比如,讓學生說說“我家有幾口人”到“我家有幾口什么人”再到“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這樣從說一句到說幾句話再到一段話,逐步提高訓練要求,再比如從簡單的口語表達訓練到模擬角色交際訓練等。讓學生的口語交際由能聽會說提高到靈活、機智地待人處事,發展思維。
四、精心預設,關注學習狀態
首先,我們要在教學上精心設計,在有序的訓練中讓學生學會口語交際,善于口語交際。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嘗試夸──教師示范夸──同學互夸──小組交流夸──推薦展示夸”的訓練的序和形式,并結合交際的要求,使學生“敢于夸──能夸──具體地夸──樂于夸”。這樣,在練習的形式上的序,在教學要求提高上的序,在學生情感上的序上,在教學的層次、教學目的、形式、內容的達到有機統一,從而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教學的效率。
其次,我們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我們要深入了解學生,及時發現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過程中出現的語言不規范、表述不清楚等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重視學生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特別對落后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幫助、指點和引導,并根據教學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從而達到預設和生成的統一。
總之,口語交際是人們生活的工具,是人們總體語文素養的外在表現,它體現著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只要教師準確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創造寬松、愉悅的交際環境,就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交際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水平,為全面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對口語交際這種新課型、新課題,我們要長時間的運用各種有效方法進行研究、發展、創新,以提高學生的日常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賈保良.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淺談[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2).
[2]王杰.新課程背景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2).
[3]丁煒.關于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