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軍
摘 要:初中物理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對于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做到真正理解,樂于接受,進而達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所以,要想構建物理高效課堂,就要從教學方法上做出改變。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方法
九年級學生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度不斷加強,往往有許多人出現學習物理較為吃力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于物理的各種原理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很難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及時地意識到這一點,努力改變自己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將物理理論與現實狀況聯系起來,以達到充分理解直至熟練運用的效果。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強、形象性的特點,對于抽象物理的教學具有助力作用。在初中物理課堂上,老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改變原來那種只依賴老師口頭講課的教學模式,通過圖像、視頻等途徑將抽象的物理原理具象化,以便于學生對新授課程更容易接受。例如,在學習“運動的描述”時,老師可以通過視頻教學,將開動的火車與靜止的火車、速度快的火車與速度慢的火車、開動的火車與路旁的景物形成對比,讓學生在形象的對比中感悟出運動的真諦。
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一些狹隘的認識會阻礙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的理解。所以,老師要在課堂中鍛煉學生的自主求索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功率”時,不僅僅要教授學生測量電功率的方法,還應拓展一些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可以羅列一些電器名稱,先讓學生猜測每種電器的功率是多少,然后讓學生在課下利用各種途徑查詢電器的額定功率,與自己之前的猜測進行對比,從而進一步思考。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三、構建強互動課堂
老師要充分給予學生與老師交流互動的機會,從學生的發言中了解到他們認識的正確性或片面性以便于及時指正,構建強互動課堂。以“摩擦力”這一節為例,在進入新課前,老師可先向學生詢問他們對于摩擦力的理解和認識,以掌握全班學生對于摩擦力的認知程度,在講課過程中老師可借助小滑塊等教學工具,與學生共同實驗,來探究摩擦力產生的原因、摩擦力和接觸面積以及接觸材料的關系;在新課講述完畢后,老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提問時間,與學生充分互動,以此來了解不同學生的掌握程度,以便于課下進行專門輔導。
為了構建高效物理課堂,物理老師應積極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