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提古麗·海米提
摘 要: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教師在一線教學中一定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結合一線教學實際從兩個角度對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意識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以致用;應用意識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實際上初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也比較緊密,所以,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完全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來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鑒于此,我們立足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分析兩點培養初中生應用意識的方法。
一、結合生活經驗,滲透應用意識
意識是行為的使動者,因此,要想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我們首選就要幫助學生樹立應用意識。培養應用意識不能通過耳提面命的抽象理論說教,而是要從學生樂于認知的角度剖析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到處處用數學。
例如,初中數學中的幾何知識,如果單純地讓學生來記憶和學習概念,那肯定無法激活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我們就可以結合他們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實物經驗來指導學習:從鐵軌的形象讓學生形象認知平行線;學習平行四邊形內容時,我指導學生用木片先做一個標準的長方形,然后引導他們用手拽對角就形成了平行四邊形。這樣引導可以讓學生相互聯系數學知識,讓學生產生數學運用意識。
二、設置應用演練,提升運用技能
學生有了運用意識要想上升為運用技能就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和練習。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結合實際運用來引導學生勤學多練,完成知識到技能的遷移。
譬如,筆者在教學“相似三角形性質”時會發現,學生掌握了基本理論,但無法將相似三角形的性質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所以筆者就將學生領到操場上,讓學生實際操練用相似三角形知識測量陽光下旗桿的高度。學生經過觀察實踐,討論研究,然后通過人人動手,反復測算,讓大家全面掌握如何在現實問題中運用三角形相似性的技能。如此設置,讓學生通過體驗掌握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準確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來。
總之,學習的目的一定是運用,初中數學教師一定要轉變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契合學生認知的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的運用意識,提高他們的運用技能,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張廣中.培養初中生數學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27).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