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偉
摘 要:英語是一門外來語,在缺乏語言環境的情況下,只有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才能遷移知識,生成運用技能。結合一線教學實踐,對如何喚起學生需求,引導他們通過互動交流完善英語體驗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初中英語;喚起需求;師生互動;游戲互動
英語是一門外來語言,本來就缺乏對應的語言環境,如果我們再沿襲傳統的“背——提問”的教學模式肯定無法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互動交流才能生成技能,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應該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喚起學生主動交流的需求,然后通過師生互動交流體驗,夯實基礎,遷移知識生成運用技能。鑒于此,本文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對怎樣引導學生和諧互動,通過體驗交流提升英語技能進行分析與討論。
一、喚起交流需求
常言道:強扭的瓜不甜,強制灌輸式被動學習肯定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我們要想激發學生主動運用英語交流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就要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喚起他們的情感需求。
一般來說帶動學生積極的情感交流驅動方式有以下幾種:(1)活潑、靈動的課堂設置。初中生對耳提面命不感興趣,而靈動、新鮮的事物更契合他們的認知。所以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可以以契合他們認知的方式來切入課堂討論,激發他們的表達交流欲望。比如,我們在教學九年級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時,就可以借助我們常用的科技成果(比如,電腦When was computer invented?)來引導學生提問、交流,將學生順利帶進積極的情緒中來。(2)積極的評價和鼓勵。人人都渴望獲得肯定和鼓勵,青春期的初中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時期。所以,英語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能及時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通過鼓勵培養他們樂觀的學習態度和積極的探索精神。
二、師生互動交流
成功喚起學生的交流欲望后,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分步驟進行有計劃的師生多邊語言交流。為了體現語言的靈活性,英語互動交流一定要以開放的姿態進行,可以分角色問答,也可以互換角色體驗不同角度的語言感覺。比如,在教學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時,筆者就和學生打成一片,構建課下對話式的交流:第一步可以讓學生提問,S:What shall we do today?S:Well, we could visit... There we can see...這樣給學生做一個基本的示范,讓大家熟悉基本問答模式。第二步,教師進修啟發拓展式問,讓學生通過深入回答連貫新學知識,T: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vacation? S: Id like to trek through the jungle.T(拓展問題):Why?S: Because I like exciting vacations...這樣讓問題一直延伸下去,用簡單的疑問來牽引大家用英語來表達見解。
如此設置課堂,不但契合學生的認知發展,滿足了他們的交流和表達需求,更讓他們在良好的互動氛圍中連貫新舊知識,提升組織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值得借鑒。
三、豐富活動體驗
創設活潑的課堂活動其目的也是讓學生通過活動表達需求來體驗英語表達技巧。靈動、豐富的英語課堂活動,可以有效地激活學生興趣,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深入英語對話與交流。英語活動要以“說”為主體:(1)我們可以設置大家感興趣的話題,讓大家展開廣泛的討論交流或者辯論活動。尤以辯論會能充分挖掘學生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潛能,讓他們更快培養實際口語交流中的隨機應變能力。如,“Discuss todays weather .”這樣的討論話題看似簡單,其實最能激發學生的討論情趣,激發大家在討論中夯實基礎,學習他人的表達技巧,提升表達技能。(2)開展演講活動。演講活動要求學生事先進行充分的準備,然后進行相應的課外閱讀,并學習更多的詞匯內容。如,設計“My family lecture”,讓學生介紹家庭成員及父母職業;設計“I like it...”,展開想象,進行演講。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認知整合教學內容,以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喚起學生的交流需求,讓他們通過貼近生活的交流互動拓展語言能力,讓英文學習得到實踐性深入發展,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龔浩.初中英語課堂如何實現有效互動[J].時代英語報:教學研究月刊,2011(01).
?誗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