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平
摘 要: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動力,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配合。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興趣;信心;家庭教育
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好壞有直接的影響。我記得我曾經在鄉下一所中學帶過一個學生,他叫李晶(化名),本是一個聰明伶俐活潑陽光的男孩,但從小學五年級開始,他的學習成績就成了他和父母的一塊心病。雖然他每天都按時去上學,努力做作業,他母親也給他輔導(他父親在外打工掙的錢還比較多),但成績始終不理想。他的父母也因為教育孩子問題經常吵架,一個和諧的家庭被弄得烏煙瘴氣。
我教他的時候他已經上了初中,剛開始,同學們都還喜歡他,但一考試,他所有的成績都很低,很多同學就不再理他了。他也就開始厭學甚至逃課。等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成了全校的“名人”了。我后來也想了許多辦法試圖讓他重新燃起希望,但最終沒能成功,他初三沒畢業就輟學了。
是什么原因使他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究其原因,就是興趣。一個人如果沒有興趣,那么他的學習就會失去動力,如果再加上老師和同學的嘲笑,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厭學甚至破罐子破摔,直至徹底放棄學習。分析造成學生厭學的原因,我個人認為有這么幾點:(1)課業負擔過重,學習方式的枯燥乏味使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厭學情緒。由于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過于重視學科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發展。很多教師為了教學成績不惜占用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給學生布置大量作業,致使學生疲于應付超額的作業,而漸漸失去了學習興趣。一切為了分數,一切向分數看齊,學生只是考試的機器,導致了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殊不知,對教育的評價是我們教育的學生在若干年后,在社會上能否立于不敗之地,而不是現在僅僅看分數。(2)父母的期望值過高、壓力大。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對孩子的美好愿望,但是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缺點。但是父母們卻用同一把尺子量孩子,那就是學習成績的好壞。在父母過高的期望值下,孩子整天在題海中穿梭。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就會遭到父母的批評,甚至打罵。面對孩子的學習父母永遠說的一句話就是:“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只有學習好,以后才能有出息,才能有好工作”。家長們強迫學習,或者嚴格要求孩子考試達到哪個分數、班上第幾名,孩子怕失敗,怕來自父母和老師的批評,因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3)家庭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家教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很多父母常忽視了孩子的心理變化,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低,致使孩子在學習中一遇到困難就會輕易放棄。而父母對孩子的放任自流,會很輕易讓孩子產生學習是苦差事,不如放棄學習的想法,從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最終導致孩子厭學甚至逃學。
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成長的動力。就心理學而言,興趣是一個人探究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積極態度,是一個人優先對一定事物產生注意的傾向。我們可以這樣做:(1)幫助學生制訂合適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就像大海航行中的燈塔,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前進的方向。目標制訂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遵循最近發展區的原則,通過實現一個個短期目標,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2)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一位教育家說過:“世界有兩個,一個是成人世界,一個是兒童世界,老師是成人世界派到兒童世界的友善使者。”所以,作為老師,首先要把自己融入學生的世界中去,根據學科特點來幫助學生找到高效的學習技巧。(3)幫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我行”的意識。自信是通往成功的秘密武器,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從簡單的事做起,從容易達到的事開始,讓學生在成功中感受喜悅,在活動中培養自信,從而培養學習興趣。(4)課堂是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行為的重要陣地之一,老師應努力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才會逐步改善,才能產生強烈的參與愿望。學生只有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才能促使老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教與學才能真正進入良性循環。(5)營造互動氣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避免枯燥的講解,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參與討論、達標練習、小組競賽等方式,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課堂上“學輕松,練得認真”,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只有這樣才能把枯燥的課堂變成學生樂學的課堂。
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讓我們積極向上,是我們通向成功的橋梁,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才無愧于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稱號。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