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而言,一位優秀的教師必定能夠很好地利用好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而富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能夠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的探討和研究,提高學習效率。對高中數學教學的藝術性進行探討,希望對讀者產生或多或少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性;探索與實踐
一、教學過程要有趣味性
一道菜沒有放鹽就會沒滋沒味,同樣的道理,數學教學如果缺乏足夠的趣味性,就會使整個課堂枯燥乏味、死氣沉沉。2012年以來,不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都開始實施新課標,教育部對高中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但是在我國普遍存在學生被動學習數學的問題,學習數學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家長,有很大一部分還在采用“灌輸式”教育策略逼迫中學生學習數學,規定學生每天必須做幾套數學題,這明顯與社會發展和新課標要求不符。所以,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亟待轉變,不能再用傳統的模式開展數學教學,需要與時俱進,因材施教,注重教學的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教師在講課之前應該進行全面的籌備,嚴格杜絕不備課就直接上課現象的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強調教學過程的趣味性。
二、教學過程要注重提問的藝術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是具有藝術性教學的重要的一個方面。顧名思義,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提問、疑問或者設問,對經驗倍加關注,師生對自己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問題進行探究。人類教學的主要源泉之一就是問題,有問題才有答案,這其中必然伴隨著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發散思維、激發創造力的過程,學生能夠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重組、構建和實際的運用,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老師應該會提問,提出的問題應該極具探討性,讓學生看了就有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有時候,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或布置的作業并不感興趣,導致學習能力極為低下,為此,老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或特長分門別類地布置作業,這樣學生才會有做好作業的積極性,才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獨立完成作業,這樣做一方面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三、教學過程中講究語言節奏的藝術
在教學課堂上有很多細節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教師的聲音大小、速度的快慢。聲音過大一方面會使老師產生過度的疲勞;另一方面不容易讓學生接受。因此聲音的大小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以學生聽到、聽清為準。如果發現某些學生在做小動作,不要立即大聲批評,最好是立即停止講課或者稍微停頓一下再接著講課,給予其眼神上的警告,這種做法比大聲批評更為實用和有效。此外是對語氣的控制,例如,老師在讀題目的時候如果發現關鍵字或者提示性詞語,就應該加重語氣讀出來,把強調作用發揮出來,而提問的時候應該降低語調,使學生自己安靜地思考。由此可見,教學過程中注重語言節奏的藝術可以對數學教學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四、教學過程中批評學生的藝術
雖說批評有利于改正犯錯學生的錯誤,但是批評也應具有藝術
性,如果不能把握好其中的藝術性,就會事與愿違。通常來說,運用幽默的語言來進行批評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做法。在辦公室里面,教師的聊天對象主要是學生,有的教師會不停地抱怨自己的批評達不到效果,殊不知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很好地把握好批評的藝術性,有些教師在批評學生的時候會惡言相向,甚至出現侮辱學生人格的現象,這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把教師缺乏思想道德素質的本質暴露得淋漓盡致。然而有的教師恰恰相反,他們會幽默風趣地對學生進行低聲細語的批評,這樣就達到了改正錯誤的目的。不難發現,批評需要藝術,把握好藝術性,才能達到批評的
效果。
五、富有啟發的教學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諺語同樣適用于課堂教學,要想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就必須對教學的導入予以高度的重視,而數學導入是教學中的開始部分,因此,設計好教學導入才能使數學教學得以順利地進行,毫不夸張地說,數學教學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數學導入的設計是否合理。為此,數學導入的設計應該遵循趣味性、知識性的原則,不論是講一個古老而有深意的故事,還是講一個幽默風趣的笑話,甚至是列舉具有哲理性的名言,都可以瞬間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當課堂活躍起來之后,教師繼而開展正式的講課,學生就會配合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授課便可以進行密切配合與協作,可謂是兩全其美。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地便得到了激發和提升,由此不難發現,利用良好的數學導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是值得提倡的教學方法。當然,具體采用什么樣的數學導入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只要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的教學導入就是成功的。
例如,在講“余弦定理”時,教師可以巧借“正弦定理”中的知識點來實現教學導入:“在上一節課中,我們已經學習了正弦定理的
相關內容,同學們能回憶一下具體有哪些知識點嗎?”“正弦公式的證明、變式轉化以及在解三角形中的運用。”學生一一回憶?!巴瑢W們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將進一步學習余玄定理,我們應當如何來研究余弦定理呢?”“當然是和正弦定理一樣?!睂W生齊聲回答。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教師也借助啟發性的教學語言與教
學提問就前面學過的內容做了回顧。
六、規范準確的知識講授
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必須選擇規范性的語言,強調語言的選擇性,對于數學課本中的某些概念一定要用嚴謹、規范的語言表達出來,嚴禁模棱兩可,只有教師做到嚴謹規范,學生才能更加精確地理解所學知識。
例如,在講“數列的概念與簡單表示法”時,數列的定義為“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數”。有的學生對“一定次序”四個字產生了疑惑:什么叫一定次序?一定次序的標準是什么?教師可以通過舉例闡釋的方法,使學生對這四個字有清楚的了解?!?,1,1,1,…;1,2,1,2,…;10,9,8,7,6,…,1;1,2,3,4,5,…,10,這四組數字是數列嗎?”教師可以列舉這樣的有代表性的數列范例,通過向學生提出問題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要搞清楚它們是否為數列,那么就要看它們是否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上面幾個例子,你們能看出它們排列的規律嗎?”這個教學過程,不僅很容易被學生接受,這些例子的對比也讓知識的呈現更為直觀。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中數學教學更加注重語言藝術性的表達,具有藝術性的教學語言及多種優點于一身,在這種學習方式下,學生掌握并理解數學知識會變得更加容易,綜合素質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僅是數學知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會大大地增強,符合時代對學生的要求與期待,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探究性和創新性人才。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增強教學語言的規范程度,為學生創造一個極具藝術性的
課堂。
參考文獻:
[1]趙贊民.構建內涵豐厚的高中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 2010(04).
[2]鄭金才.高中數學教學銜接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14).
?誗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