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燕
【摘要】蘇霍姆林斯基說:“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家庭教育。”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良好溝通,對取得最佳教育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如何加強家校合作,通過加強小學家校合作方式的研究,拓寬家校合作途徑,提高家長的素質,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家校合作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 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007-01
“家校合作”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家庭和學校攜手合作對孩子進行教育。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和復雜的任務。
家校合作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拓寬家校溝通的渠道,延伸家校合作的途徑,使家校合作的方法多樣化,優化家校雙方的教育力量并使之形成合力?近年來,我校十分重視家校合作研究工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合作活動,讓家長走進校園,參加學校活動,參與學校管理,同時也把我們的教育帶進家庭,做到家庭學校緊密結合,形成了一股強有力的教育合力,促進學校的發展。
一、加強管理 提高家校合作意識
學校建立健全家委會領導機構,加強組織管理。學校家校合作工作由校長親自負責,由一名副校長分管,由德育主任、輔導員及班主任及家長代表組成的家長學校領導小組,做到分管明確,職責到位,保證了家校合作工作順利進行。
由骨干教師介紹了香港家委會的工作經驗,并由兩位家長代表進行班家校合作工作經驗介紹,會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會上大家都達成共識,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只有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才能使孩子開闊眼界。
二、家長教育 提高家長綜合素質
1.家長學校。針對部分家長在如何科學地輔導學生學習存在問題,學校加強對家長進行教育培訓。家長學校是家長進行直接接受教育的培訓方式。
2.自學文稿。學校通過面授和函授方式加強家長教育。學校根據不同階段不同要求,印發相關的學習資料讓家長自學。如紅眼病高發季節,我們會針對病情下發《致家長的一封信》,提醒家長應注意的問題等。通過《校刊》向家長推薦育兒經驗。通過家長自學,提高家長的素質。
三、溝通多樣化 增長彼此間的感情
多樣的溝通方式,為教師和家長們提供了交流的機會,使家長們了解自己孩子的教育環境,熟悉孩子的老師和同學,從而更好配合老師開展教育工作。
1.家長開放日。為了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日常學習、生活的情況,學校在每年六一前夕舉行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參加升國旗儀式,進課堂聽課,參加學生的課外活動等。與教師、學校領導面對面交流思想。家長開放日活動,消除家長對學校的陌生感,進一步了解孩子們在校學習生活情況。
2.家校聯系本。學校為每個學生設立家校聯系本,用于記錄著孩子們每天的作業,低年級的還對學生每天在校情況進行評價,家長根據孩子每天完成作業情況,簽名并及時評價。
3.素質報告冊。每學期期末班主任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評價,向家長匯報學生在校一學期的學習、工作、生活等綜合情況,其中不僅有教師的評語,還有家長的反饋意見,這是極其重要的家校交流途徑。
四、挖掘資源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每位學生家長的職業不同,經歷不同,他們的人生體驗,他們的學識與智慧,他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他們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悟是豐富多元的。讓他們參與學生學習,與學生面對面地對話、交流,通過智慧的互相碰撞、情感的互相引發,心靈的互相交融,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勁的學習動力。
1.家長上講臺 開展特色活動
學校加強家庭教育資源調研,挖掘家教有效資源,組織家長走進學校,走上講臺,為孩子們組織特色活動,共同參與學生的教育工作。
2.引進資源 開闊學生視野
家長們承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他們有些來自郵局、消防大隊、派出所、中學等,有著豐富課外資源。學校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活動的空間。
家長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資源,為使家長資源更有效地利用,教師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家長,信任每一位學生家長,要尊重他們的意見。只有教師和家長雙管齊下,相輔相成,家長的潛能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
3.家長義工 參與學校活動
“家長義工”是指利用業余時間,不計任何報酬地參與學校服務的學生家長。學校充分發揮家長義工的作用,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五、親子活動 增進彼此關系
良好的親子關系,能有效地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促進相互的認識和理解,直接影響小學生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個性健康的發展。良好的親子關系也為學生在學校里接受學校教育提供穩定的心理發展平臺。
六、家校評價 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發揮家長的評價功能,讓家長參與學校對學生進行家庭禮儀教育評價及感恩教育評價活動。如一年級開設《弟子規》學習課程,組織家長進行孩子在家踐行《弟子規》情況的評價,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達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促進家長與孩子的共同成長。
學校家長合作工作的開展,拓寬了學生教育的路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得到具體落實,有力地提高了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認識和理解,家長教育子女的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學校通過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引進家長參與學校管理,促進學校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7
[2]徐建華《從家校合作的視角關注學校改進》.管理與評價
[3]席春玲《家校合作理論研究述評》.教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