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梅
【摘要】課堂提問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進行交流互動的主要形式,通過科學有效的課堂提問策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們的思維與應變能力,對于提升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們的綜合素質發揮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基本都是簡單的基礎數學教學,將課堂提問教學模式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具有良好的適用性,而且符合新課程改革標準與素質教育理念的根本要求。本文主要分析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行之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課堂提問 問題的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6-0152-02
傳統的小學數學強調教師的課堂統治性地位,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少,學生基本處在被動接受的地位。新課程改革標準推行以來,我國小學數學教師開始針對課堂教學問題展開思考,并且深刻認識到課堂提問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我國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限制了教學效果的提升。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在詳細分析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環節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研究科學有效的提問策略。
1.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1小學生問題意識較為淡薄,課堂提問氛圍不夠濃厚
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教師有著較強的畏懼心理,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環節中沒有勇氣表現自己。小學生有著較強的虛榮心,擔心自己不能夠正確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而影響自己在老師同學面前的尊嚴,因此缺乏足夠的自信度。有一部分小學生長久存在被動接受教師教育的心理,沒有主動探討思考問題的習慣,數學問題意識還沒有充分形成,因此,造成整個數學教學氛圍提問環節氣氛不濃厚的狀況。
1.2數學教師的課堂提問策略運用不當,阻礙課堂提問教學環節的有效進展
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教學過程中提問方法與提問態度的不科學運用,也會影響到最終提問教學的效果。小學生心目中的數學教師往往是很有威嚴,他們往往心中都存有對教師的敬畏之情。如果數學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態度過于嚴厲嚴格,那么很容易挫傷小學生思考與問題回答的積極性。
1.3教師提問策略相對單一,不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環節應當是靈活多變與充滿趣味的,而且能夠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教師在提問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并有采取差別對待的方式,沒有充分尊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整齊劃一的提問不利于實現因材施教的提問目標。單一的提問策略不但不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挫傷小學生的學習動力。
2.提高小學課堂提問教學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2.1提問的數學問題應當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問題設置時應當遵循由淺入深的基本原則,首先應當保證學生能夠切實掌握數學教材的基本理論知識,在數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之上設置相關的提問問題。課堂問題設置應當保證其新穎有趣,能夠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獲得靈動活潑的思考空間,充分帶動小學生數學思維,激發其創造力。在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內容之后,加大提問問題的難度,充分進行各種擴展式的和發散式的提問環節。
2.2數學問題的提問應當循序漸進,并且把握好提問對象的特點
教師應當在提問過程中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能夠適時機地提出問題,使學生對前一階段上的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充分研究教材,全面挖掘可供提問的知識點與學習板塊,課堂講述中通過及時的課堂提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數學教師還應當掌握好充分的提問藝術,加強對班級內每一個學生的了解,包括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數學成績狀況以及學習興趣等,在提問時盡量根據提問對象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提問。教師應當善于運用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善于運用和藹的微笑表示對學生的贊許,提高學生自信心。
2.3加強后期的提問效果的鞏固,提升最終提問教學效果
在每節課的教學工作完成后,教師應當對提問教學成果進行反饋與回顧,研究提問教學中的利弊得失,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開展提供參考。真正將課堂提問作為一門教學藝術,在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的目的,精心設計,反復比較,篩選提煉最佳提問題方式,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結語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均為簡單基礎的數學知識,教學與學習均比較簡單,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課堂提問教學策略,不僅能夠全面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筆者-從提問的數學問題應當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強調激發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數學問題的提問應當循序漸進,并且把握好提問對象的特點和加強后期的提問效果的鞏固,提升最終提問教學效果三個方面探討了科學有效的數學課堂提問策略,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教學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