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霞
【關鍵詞】 數學教學;創新精神;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1—0098—01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充分說明了培養具有創新精神人才的重要性。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新世紀的教師,應怎樣培養、引導,才能使學生的思維不斷閃現出創新的火花呢?下面,筆者就此談些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一、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敢于創新
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就是為每一個學生搭建形形色色的舞臺,營造一種和諧、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課堂氛圍,促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問題肯想、敢想的情感。對學生的獨特創新的想法要特別呵護、啟發、引導,不能輕易否定,要切實保護學生創新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例如,教學“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時,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只要你能說出一個數,我就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強烈的好奇心,學生都搶著說出較大的數,力求難住教師。當教師都準確迅速地判斷出來后,學生的好奇心就轉化成了求知欲,紛紛問教師:“為什么你能判斷得又準又快呢?”他們很想了解其中的奧妙,從而主動地學習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數的特征。由于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學生還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數是不是也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等問題,學生創新的意識得到了培養。
二、加強動手操作,培養創新意識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規律,創造條件,讓學生操作、演示,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芽。
例如,“三角形的面積計算”,除了課本上介紹的三種實驗(用兩個直角三角形、兩個銳角三角形、兩個鈍角三角形)還可以增設一個實踐內容,用一個三角形來剪拼一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公式:
在探索中發現:由一個三角形剪拼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有兩個共同點,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長)是原來三角形的底,高(長方形的寬)是原來高的一半。由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通過動手擺一擺,動腦去思考,動口說的過程,使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獲得圓滿的成功。
三、重視個體差異,培養創新精神
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潛在能力,在平時教學中只有扎實開放學生的思維并相機給學生啟發、指導、幫助,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能得到發展。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這說明人的個體差異是有普遍性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構建一個有個性化的教學環境,制訂有個性的教學目的,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正確對待學生無拘無束地胡思亂想和不切實際地設想,創造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在教學中,應正確對待學生無拘無束地胡思亂想或異想天開的問題,并敢于毫無顧忌地講給老師和同學聽,激發想象力,使學生在想象中創造出新。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就有學生私下議論:為什么所有的輪胎都是“扁圓”的,如果做成像籃球一樣的圓,不是也能滾嗎?學生的這種想法不也是值得贊賞、肯定的嗎?
總之,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因為,靈感和創造常常孕育在不切實際的想象之中。對學生稚嫩的創新精神,教師要用全部的愛心去保護,讓它長大、開花、結果。
(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批號為:BY[2014]Z008)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