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 要:中職教育目前處于良好的發展時期,但是也面臨著種種挑戰。就中職教育的宏觀情況而言,辦學實力需要增強,辦學理念需要轉變,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創新,內涵發展需要強化,還一定程度存在生源緊張的“招生難”問題,存在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分配難”問題。所以加強專業建設,提升教育質量,是職教改革中必須深入研究和大力實踐的課題。針對中職校發展的實際,該文對中職校專業建設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中職校 專業建設 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b)-0185-01
中職校的專業建設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加強中職校專業建設是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和整體競爭力的關鍵。現階段一些中職校的專業建設重視專業外延發展較多,重視專業內在品質提升較少,往往專業的規模雖不斷擴大,但是水平提高不多。
1 加強專業建設的施實辦法
1.1 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教學條件
要廣開財源,加大投入,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硬件配置條件,創造優良的教學、治學環境。在配齊配好正常教育教學設備和功能設施外,尤其要切實加大專業實訓場所的建設投入,保證有規范化、高標準的合格實習場所。不僅要加強校內實驗實訓條件的建設,還要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要舍得投入,讓企業得到應有的利益,形成校企之間穩定的互惠互利機制,真正保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
1.2 加強人才建設,優化師資力量
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專業教學團隊,奠定專業建設的人才基礎。要切實做好引才引智工作,結合實際需要,招募高學歷、高層次、高技能等優秀人才充實教師隊伍,保證教師隊伍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要認真做好育才工作,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加強在職教師的進修、培訓等繼續教育工作,全面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整體素質的提高。要加強師德教育,引導教師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安心教學。要關注專業教學團隊的教學能力、專業實踐能力,廣泛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承擔教學工作,提高“雙師素質”教師的比例。
1.3 加強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效果
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大力推動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的改革,將理論課教學與實踐課教學相結合,將實踐課教學與職業資格培訓相結合,將職業資格培訓與學生就業取向相結合,將第二課堂教學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相結合。在課程體系建設上,著力滿足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符合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規律,促進學習內容和職業能力要求的融合。突出課程教學重點和特色,實行精品教學。選擇全國優秀教科書為課程教材,并根據學科最新發展,調整、充實和更新教材內容,編寫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開展教學內容專題與創新研究,使教學內容反映學科與實踐的最新發展。
1.4 加強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堅持以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目標,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的總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注意在課程設置上加大素質課程比重,組織和開展各種思想、文化專題學習和研討活動以及辯論賽、演講賽、文藝晚會等文化活動,組織和鼓勵學生參加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增強學生獲取知識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
1.5 加強技能訓練,體現“職業”特色
制定符合培養目標要求的教學大綱,推進專業與課程改革,加大技能訓練分量。實驗室面積、實驗設備、實習場所等達到標準要求,能滿足教學需要。實訓教師達到“雙師”標準,員額數量充足,能夠勝任實訓指導任務,滿足實訓要求。學生實訓時間、實訓項目能滿足教學大綱的要求。堅持以提升內涵發展能力目標,通過創建國家重點職校、示范性專業和實訓基地的建設提升辦學品質,實現辦學水平的新突破,以技能大賽為抓手,經常開展師生“技術大比武”,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實現師生技能競賽水平躍上新的臺階。通過創建和加強校辦專業實體,實現產、教、研一體化,推動科研和培訓工作的發展。
1.6 加強招生就業工作,打好發展基礎
發展是硬道理。職教工作要發展就必須做好招生和就業這兩個重點環節的工作。要群策群力做工作,把合適的生源吸引到學校來,打好能按計劃招生的基礎;把合格的畢業生推介出去,實現畢業生能順利就業的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就業、學校事業發展的雙贏目標。目前尤其要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開拓實習、就業市場,時刻關注就業形勢,研究就業政策,耐心細致的進行就業宣傳,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確保每一個畢業生一畢業就能實現穩定就業、體面就業,自食其力,順利融入社會,貢獻家庭,貢獻社會,不能落入“畢業即失業”的怪圈之中。
1.7 加強黨建工作,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要切實加強黨建工作,弘揚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在師生中扎實開展黨史和黨章知識教育,引導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貫徹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尤其要注意做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激發教師教學與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樹立高尚的師風,引領創建優良的校風、學風。
2 結語
就具體教育單位而言,僅就招生和就業兩個環節,就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狀況,好學校、好專業生源不斷,一般學校、一般專業生源枯竭;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的優質畢業生供不應求,素質一般、不適應市場和社會需要的普通畢業生處處碰壁。用人單位和畢業生普遍希望學校加強教學改革,強化專業建設,能聯系生產和工程的實際需要教學,培養拿得出手、使用得上的人才,這些要求與教育行政部門的意見不謀而合,可見,加強專業建設、深化教育改革是中職校緊迫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