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

摘 要 針對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進行研究,以期對電子書包在未來教育中的應用提供指導。
關鍵詞 云計算;電子書包;智慧學習;教育資源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6-0039-02
1 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書包
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書包實際上就是具備了網絡支持與服務功能,能夠隨身攜帶的一種移動學習媒體。它實現了學校、家庭、社會不同教育領域之間的交流互動,它的出現與發展對于減輕學生負擔、實現個性化學習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創造了更好的環境。
電子書包系統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學習資源、學習終端和服務平臺。其中,電子書包學習資源主要表現為三種形態,即穩態、動態和固態。穩態資源主要是指電子教材等由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提供的教育資源;動態資源主要是指學生通過試題庫、社會教育資源等服務平臺獲得的學習資源;固態資源則主要指的是計算器、翻譯工具等內置于電子書包的學習資源。目前,電子書包的學習終端以平板電腦的應用最為普遍,該終端可以實現無線上網,支持2G、3G、4G網絡,系統軟件滿足Android、iOS及Windows等操作要求,各種應用軟件可以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必要條件;服務平臺可以為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教育工作者等提供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是支持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的重要信息化教育平臺。
2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書包在教育中的應用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書包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象主要集中在學生、教師和家長,它實現了全社會教育資源的有效互補和共享。其中,學校教育中的應用主要是進行課堂教學、組織校園活動、開展教學管理與評價。
首先,教師利用電子書包即時捕捉學生學習動向,在線發布并批改習題,實現課堂即時評價;
其次,學生通過使用電子書包開展以行動為導向的體驗學習和探究學習,并能夠借助于無線網絡與老師、同學溝通學習中的困難與經驗;
最后,電子書包具備分類存儲不同教學內容的功能,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統計,從而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與幫助學生,以便能夠針對學生學習中的不足進行適當的輔助與指導。
電子書包在家庭教育中應用的形式以學生自學和幫助家長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為主。學生可以通過電子書包查看、完成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也可以根據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進行查漏補缺,或者通過電子書包中的資源進行課前預習。而家長一方面可以利用電子書包來掌握和學習先進的家庭教育方法,從而在輔導子女的過程中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家長可以利用電子書包中提供的學習資源,直接輔導子女[1]。
3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
教育產品創新 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要求其能夠滿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全過程相結合的生態環境,從而有效融通個人學習環境、學校學習環境和社會學習環境。而這種環境要求有相應的教育產品,包括電子課本、虛擬學具、學習終端和服務平臺。因此,在電子書包的教育創新過程中,首先要進行學習者需求分析,對其中需要的關鍵技術及研制標準規范進行透徹分析,并能夠為產品的創新提供技術上的可行性支持,從而推動教育產品、業態模式及產業創新,最終使電子書包更好地應用于教育領域,實現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2]。教育創新路徑如圖1所示。
電子書包系統是一個智能學習系統,它可以在學校、家庭及社會三種不同的環境中實現三種環境下的教育,拓展教育環境的時空范圍。隨著師生學習環境的變化,他們所需要的書包配置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要求電子書包能夠實現教與學之間在整個教學與學習環節的互相融通,為學生個人、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學習空間,并實現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多樣化學習。
產業發展創新 電子書包的教育技術設計,應當與當前及未來亟待實現的智能教室和智慧校園環境建設相結合。
首先是能夠從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產品初步演化為電子書包,為滿足學生的數字化學習提供多種可供選擇的終端,并在其使用過程中不斷優化各種終端。
其次,要增加與優化教育類應用程序,開發電子課本的閱讀器、虛擬學具等有助于學生學習的軟件。
最后,是數字內容的創新:一是能夠從學習內容形式多樣化的角度出發,結合聲音、視頻、文字等多種實現方式,以此增加學生的使用興趣;二是改變教育內容組織形式,根據教學對象的變化,針對相同課本內容,通過不同的組織形式進行表達,以便讓不同的教學對象都能夠普遍接受這種學習方式;三是教育內容的制作與更新要盡量符合簡單、易操作的原則,以更好地適應于更多的用戶[3]。
教育應用創新 具備了成熟的電子書包(教育產品)及與之配套的教育資源(產業發展)之后,在將電子書包應用于教育領域時,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創新。
首先,要進行教育環境集成創新,要求其能夠滿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全過程相結合的生態環境,從而有效融通個人學習環境、學校學習環境和社會學習環境,在關鍵技術、標準等方面進行集成創新,使得電子書包能夠游刃有余地應用于不同的學習環境中。
其次,要進行教學模式創新,要求電子書包系統能夠為學習者創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平臺,幫助學習者實現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及個性化學習目標,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能夠通過該平臺發揮其創新性。
再次,要進行教學評價創新,要求電子書包中各種智能工具的評估反饋可以貫穿于教與學的整個過程,并真正可以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
最后,要實施教育理論創新,因為新環境、新工具、新內容的應用,將形成新的教育規范和要求,在此基礎上也會形成智慧教育、數字化學習等新理論。所以,為能夠更好地推動電子書包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要做好教育理論的創新工作,并使之能夠反作用于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4]。
4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移動互聯網技術及云計算的快速發展,電子書包是二者有機結合并巧妙應用于教育領域,成為推動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減輕師生教與學的負擔、加大師生之間互動等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預見,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書包作為智能學習環境的重要代表,將為智慧學習提供最為重要的技術支撐,而“智慧學習”將會是繼“數字學習”“移動學習”“泛在學習”之后,教育信息化領域的第四次浪潮[5]。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于云計算環境下的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展開研究,通過分析電子書包的系統工程及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具體應用,指出未來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書包教育應用創新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夠為未來電子書包的進一步研發與其在教育領域中的更好的應用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繁華,于會娟,譚芳.電子書包及其教育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1):73-76,85.
[2]楊志和.教育資源云服務本體與技術規范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3]吳永和,何超,楊瑛,等.電子課本與電子書包標準規范、關鍵技術及應用創新的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70-86.
[4]張亞珍,李健.社會計算環境下電子書包應用模式研究[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34-37.
[5]賀斌.智慧學習:內涵、演進與趨向:學習者的視角[J].電化教育研究,2013(11):24-33,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