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德國的一種新型的職業技術培訓教學法,對改革高等幼專音樂教學的舊有模式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本研究在闡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內涵、特色及具體使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如何將此種方法有效應用在鋼琴、聲樂教學中,并提出利用校企合作辦學的形式深化幼專音樂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音樂教學;校企合作辦學
高等幼專的音樂教學,涵蓋了鋼琴、聲樂、音樂理論、彈唱與即興伴奏等多門課程,一直以來是培養學生音樂教學能力的重要課程。近年來,在各大幼兒園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兒童歌曲演唱以及彈唱能力已經成為考試的重要項目,成為學生能否成功就業的關鍵。然而,目前來看,幼專音樂課程中,存在著教師只教授課本內容,學生缺乏自主應用能力的現實問題,這一問題已經日益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和發展,這就迫切需要我們在幼專的音樂教學中改革我們舊有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就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什么是行動導向教學法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德國在1999年所規定的一種新型的職業技術培訓教學法。他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主應用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建立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這種方法的實質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位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會學生專業知識,提高其專業能力的同時,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個人能力、方法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具備適應社會變化以及企業的不同需求的能力。同時,行動導向法也強調了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合作,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等等。由于這種教學對于培養人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國職業教育界所推崇。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性及具體應用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性
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的是能力型人材的培養,為適應社會的需求,學校應該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人材。勞動者不僅要具備專業能力,還應具備超出他的基本職業技能和知識范疇的能力,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個性能力。當職業發生變更或者當勞動形式發生變化時勞動者所具備的這種能力依然存在。他使勞動者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很快地重新獲得所需要的職業技能和知識。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在實際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常用的方法有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教學、案例教學、“大腦風暴”、校企合作辦學等。這些具體應用一般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一個教學任務,由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包括計劃的制定與實施,讓學生了解一個工作計劃實施的綜合復雜的工作環境;或者是學生作為演員來扮演一個真實的社會角色,通過自身的社會活動獲得實際的社會能力,尤其是學生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和沖突,在臨場應變中所需要的社會經驗;或者是通過分析一個來自于未來的工作時間的任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決策能力;或者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表意見,通過集體討論,同學之間的相互激勵引起連鎖反映,從而獲得大量的信息,經過組合和改進,達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目的。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的這些具體應用,正是我們在音樂教學中,解決教師的死板教學的一些對策。那么,如何在實際音樂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呢?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幼專音樂課中的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的是能力型人材的培養,而在幼專音樂教學中,同樣強調的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例如:通過鋼琴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演奏能力,通過聲樂課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而彈唱課則是綜合學生的鋼琴、聲樂、音樂理論等多方面能力所形成的綜合能力。在學生實際工作中,除了這些專業能力的培養之外,還要涉及他如何應用這些能力去參與幼兒園工作實踐,去參加實際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演出等社會需求,以及為他人彈奏伴奏個性能力的發展等。因此,在幼專課程的實際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滲透到實際教學中去,是非常必要的。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鋼琴課時高等幼專的必修課之一,也是學生音樂操作能力高低的體現。固有的鋼琴教學方法是教師范奏、學生看,然后教師講曲目的重難點,以及一些技巧的演奏方法,是傳統的“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而實際上,對于一些有一定演奏基礎的學生和一些簡單的曲子,我們也可以引入案例教學,由學生自主去探索應該如何去演奏,尤其是演奏中對樂曲情緒的把握、力度的處理、樂句的連貫與統一如何與作曲所要表達的情緒相一致等等。也可以通過“頭腦風暴”,把所有同學聚在一起討論應該如何演奏和處理,現場解決實際演奏的問題。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聲樂教學是幼專音樂課程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的幼兒園招聘考試中,兒童歌曲的演唱往往是其中必考的一項。而傳統聲樂課的教學更是和鋼琴課一樣,是教師一個人的一言堂,學生很少參與和講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聲樂的實際應用中,獨唱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聲樂課中的大齊唱,極大的損害了學生的獨唱能力的培養,造成很多學生不敢獨唱,懼怕心理非常嚴重。而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在三年級的課堂中模擬實際招聘考核的獨唱環節,由學生當場演唱,其他同學和教師對此進行評價,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又促進了自身和其他同學的進步。
(三)校企合作辦學對音樂教學改革的促進
近年來,職業教育一直在探討校企合作辦學,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音樂人才,學校就培養什么樣的學生,使學校的職業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也大大縮短了學生到新的工作單位的適應期。通過對幼兒園的實際需求的走訪,具有一定彈唱能力的學生成為幼兒園音樂教學的急需。為此,我們學校組織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開設了專門的彈唱課,專門教授兒童歌曲的彈唱方法,同時,加強與幼兒園的合作,給在校生去幼兒園實踐鍛煉的機會,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行動導向法強調的是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也是我們國家所一直倡導的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教師關心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學生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標進行考量,設定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就一定能培養出適合社會和用人單位需要的人才。
作者簡介:秦嶺(1972—),男,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音樂教育系副主任,高級講師,從事音樂理論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