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華
【摘 要】“三疑三探”教學模式讓學會了交流、學會了評價,解放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課堂自己是主人;這種教學法緊扣新課標要求,非常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還把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變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真正感悟到生命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三疑三探;高效課堂
2011版小學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倍叭扇健苯虒W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恰到好處地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特別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同新課標的要求更是一脈相通的。那么在小學語文課堂運用如何就能打造高效課堂呢?
一、讓老師的角色真正的轉變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走進課堂,真正踐行了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教師的責任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這一偉大的教育思想。課堂的主角便由教師轉為學生,學生便由“聽眾席”上的聽眾成為“舞臺”上的主角,“舞臺”上原來的“主角”站到幕后?!叭扇健苯虒W模式,解放了學生的大腦,使學生有了思考的時間和權利,于是學生便能夠去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逐步養(yǎng)成看愛問、善問的習慣;解放了學生的嘴巴,使學生有了發(fā)表自己看法,展示個解讀的機會,于是學生便能夠暢所欲言、自主交流、大膽評價,在此過程中學會了交流、學會了評價;解放了學生的思想,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自己的事,課堂是主人,于是學生便能夠自主設疑、自讀批注、自編習題,在此過程中學會讀書,學會了檢測;解放了學生的空間,使學生感到課堂是樂園,講臺是舞臺,于是學生便能夠奇思妙想、開懷演唱、大顯身手、在此過程中彰顯了個性,增強了自信,超越了自我。于是,課堂生機一片,活力無限!
二、給了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
教學模式由四部分構成: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和運用拓展。這種教學法緊扣新課標要求,非常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具有重要奠基作用。
具體來說:
1.設疑自探
針對教學目標,設置情景,引導學生自學自探并提出疑問,老師歸納、梳理、補充問題,形成自探提綱;
2.解疑合探
對教學任務和提出的問題限定時間,進行合作探究,當堂解決本節(jié)課提出的相關疑難問題;
3.質疑再探
教師引導學生針對已學知識提出新的問題,深入領會教材內容,探究更全面、更深刻的問題答案。最后,運用拓展,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實際運用?!兜茏右?guī)》中說到:“學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叭扇健弊畲蟮暮锰幘褪蔷o扣一個“疑”字和一個“探”字,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的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是引導參與者,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展示、思考、合作、交流的一個平臺。
三、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教學中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的設疑探究能力、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標,巧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他們敢于大膽質疑,積極回答問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還要把教師苦教,學生苦學,變成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真正感悟到生命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1.要學生主動參與
課堂教學本身就應該建立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作為老師不僅要調動學生,進行積極思維,保護學生的表達欲望,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思考的習慣,成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在課堂上能主動表達意愿的學生通常是認真聽課、積極思考的學生,他們的發(fā)言常常是脫口而出,可能就是其靈感火花的迸發(fā)。學生課堂上的討論可以激發(fā)他們獨立思考、求異創(chuàng)新的主動性。
2.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沒有主體性和自覺性,就不能有創(chuàng)新。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處理好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的關系,才能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還要經常采用積極的教學評價手段,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
3.要真正把時間還給學生
學生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有些知識學生通過獨立或合作是完全能夠解決的,因此教師在課堂和課后都應該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獨立學習,思考。使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轉變?yōu)橹鲃拥膶W習。
總之,我們常說管理出效益,“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就是課堂教學的一種管理制度,就是這樣一種制度使教師真正“活”了起來。過去人們常說要教給學生一滴水,教師需要一桶水?,F(xiàn)在看來,一桶水就可以換取一個好教師的尊稱,真可謂賺了個大便宜,因為,“三疑三探”促使教師必須有持續(xù)不斷的“源頭活水”。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挖掘“三疑三探”的精髓,為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不斷探索前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西峽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課堂教學的革命:西峽“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