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
摘 要:在教學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時代教育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在小學生的寫作方面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于提高外來農村學生的寫作能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現代信息技術表現方式多樣,教學內容較為豐富,可以為小學生創建一個開放的寫作環境,對于提高外來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現代信息技術;農村小學生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信息技術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得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更加廣泛,也更加深入,作文教學也是這樣的。作文教學是以習作為基礎,那么就應該讓學生互相借鑒,而不是一味的閉門造車。尤其是在外來農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中,更應該發揮他們的集體精神,讓學生可以相互欣賞各自的作品,做出評價互相學習好的寫作方式。在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寫作。
一、外來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差的原因
通常我們在談論外來農村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差的原因時,普遍認為是由于農村小學生的見識面窄沒有家庭的熏陶以及農村學校教學條件有限等。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認為,上面的原因確實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我們忽略了另外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外來農村小學生對自己寫作能力的認識和態度的問題。
農村小學生對自己的條件以及自己所具備的環境條件有一個很清楚的認識,他們知道自己跟城市里的小學生比起來,無論是在寫作能力上還是學習環境上都有很大的距離。但是他們在采用什么方法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這個問題上,可能沒能選擇適合他們的方式。
目前,外來農村小學生大多是采用閱讀參考書、背范文和多寫等方法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但是采用這些方法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的作文范文和寫作技巧的相關書籍,大部分是根據城市小學生的認知角度來編寫的,而農村小學生由于在視野和知識基礎上都與城市小學生不同,所以他們采用這種方式學習反而會越學越不知道該怎么學了。死記硬背的話寫出來的作文根本沒有水平。作者也曾在教學中發現,很多的農村小學生的日常語言很是靈活和豐富,但是他們在作文的寫作中卻無法表現出來。
所以,僅僅通過模仿,沒有和實際生活相聯系的寫作不能鍛煉出農村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而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可以幫助農村小學生縮小認知的局限,擴寬他們的認知范圍。所以筆者認為,簡單的模仿,缺乏獨立的、聯系現實生活的寫作是不可能鍛煉出真正的作文寫作水平來的。
二、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1.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小學生寫作的欲望首先要讓小學生對作文寫作產生興趣。但是由于小學生的日常積累和感知能力不足,經常使小學生在寫作時出現不知怎樣下筆和無話可說的情況。在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很多的素材通過圖片、文字和聲音等方式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生動豐富的寫作素材,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例如,小學五年級語文寫作訓練中要求描寫菊花這種植物,作者從網上搜索了很多菊花的圖片和文字介紹,為了加深學生對菊花的認知還下載了很多有關菊花的視頻,包括記載了菊花美景的視頻還有有關培育菊花的視頻,讓學生可以全方位地對菊花有一個了解。這樣再讓學生來寫一篇和菊花有關的作文時,學生就不會覺得無處下手、無話可說,作文的視角和內容都豐富起來。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作者以《我眼中的大自然》為題目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在寫作之前,先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了大自然的不同面,清晰的畫面和旁白,使學生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神奇之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可以幫助學生順利地把自己的所見和所感描寫出來。
2.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是關鍵。學生只有善于觀察,能夠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這樣才能在寫作中突出自己的個性而不是千人一面。要知道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寫作也是只有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他們才能夠擺脫一些條框展現出自己的寫作特性。在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外來農村小學生的觀察興趣,尤其是圖像的放大和縮小、慢放和快進、定格和重復等功能可以幫助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小學生細致地觀察某些在生活中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成為可能,可以讓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這些景象,對于小學生培養觀察能力很有幫助。
3.培養孩子勤積累的習慣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一些場景真實地再現,能夠為學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場景,讓小學生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為他們的寫作提供素材。
例如,小學語文中要求學生寫一篇新聞報道。外來農村小學生由于教學環境或生活環境的影響,沒有觀看過新聞報道,或者在課堂中并沒有講解過新聞。在這樣的情況下讓小學生寫新聞報道,對于小學生實在困難。所以作者通過多媒體播放了學校運動會的視頻,在視頻中清楚地記錄了運動會的場景。為學生創設了有關場景,學生很快就寫出了符合要求的報道。再如,要求學生寫一篇參觀后的感想。作者為學生播放了視頻《西柏坡》,學生跟隨攝像機的鏡頭進入了西柏坡革命圣地,通過觀看畫面和聆聽解說,學生對西柏坡及其革命歷史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作者再趁熱打鐵,引導學生來抒發自己的感悟。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再加上教師的引導,文思泉涌,不僅對西柏坡的陳設和位置進行了細致描寫,還寫出了自己的深層感受,不少學生表示要珍惜他們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很好地描寫西柏坡,更加能夠抒發自己的感悟,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真實的、有情感的。
4.運用微博強化寫作教學
(1)以主題為中心的討論教學模式。人本主義認知學說提倡這樣一種模式:學生圍繞某個主題進行群體討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價值觀的碰撞,互動交流,教學相長。而微博的留言評價回復功能恰巧可以運用在這一模式中。學生的一條有影響力的微博可以成為一個導火索,引起一系列的討論和評價。
(2)天高任鳥飛的自由式學習。“自由”是人本主義者反復強調的學習原則之一,微博的包容性正好暗合這一觀點,生活中不同角度的感想,網絡上不同方面的資源,都可以發布在微博上。而根據不同興趣愛好而自發組成的微群,更能讓學生自由選擇。
某小學語文教研組曾組織過一次問卷調查探究影響學生寫作的各種因素,其中有多達87%的學生勾選了“作文的篇幅要求(字數要求)”這個選項,認為是那些動輒八百一千的字數底限讓他們望而生畏,故而干脆不愿動筆寫作。而越不愿練筆,學生的寫作水平越得不到提高,作文的質量就越差,從而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微博對發布的字數是限定在140字之內,這就讓學生拋棄了對寫作的恐懼之情,輕松地發布,而寫作水平也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下慢慢地提高。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由于資源豐富、能夠超越時空限制、可以再現場景等特點,對于外來農村小學生作文教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個好的作文寫作的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對于激發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郭冰.多媒體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藝術,2012(03).
[2]徐春菊.淺談多媒體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3(1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