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瓊
【摘 ? ?要】初中物理是學生步入初中階段學習的關鍵學科,其涉及到的知識面廣、難度大,這也就讓很多學生敬而生畏。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與發展,初中物理教學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當前初中生學習物理力學時的不足,如理解能力差,應用性不強等。這需要我們具體分析,提出完善的措施,進而優化初中物理力學教學。
【關鍵詞】初中物理 ?力學 ?有效教學 ?物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157
隨著社會發展與民族繁榮,我國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這都離不開先進的教育。教育需要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得到很好的互動,進而實現有效性教學。在初中物理力學教學中,物理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為學生提供物理充足的學習資料和詳細的講解,然而有的學生卻不認真接受;也有的學生想聽、聽不懂;有的學生壓根對物理力學學習不感興趣,就直接不聽課;有的學生害怕學習物理力學知識,因為覺得太難了。這些問題很大程度影響了初中物理教師教學,不利于物理力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此同時,物理力學有效性還受到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的影響,有的物理教師教學死板,不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對力學講解都來源于書本,讓學生毫無興趣學習;有的教師不善于用情境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力學方面的知識等。針對這兩者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到對應的策略進行優化,從而提高物理力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物理有效教學的相關情況
首先,有效性教學的含義。不同的學者對有效教學的定義不一樣,有的學者認為有效教學主要考查的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產出這三個方面。教學準備主要是教師和學生的準備、課程特點等;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行為、學生學習活動及課程組織方面;教學產出主要是指學生知識與技能形成、學習方法建立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等。還有的學者認為有效教學主要從四個方面來分析,如:教學的重點在學生的“學”;教學是師生間的交流;教學是教育學生,需要從學生角度出發;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外的其他能力等。
其次,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和特點。第一,評價標準。有的學者認為有效教學的標準不是用學業成績來衡量的,而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有的學者認為學習知識就是將其運用,那么有效教學就是教師所教的知識,學生能夠將其運用,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我認為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標準有以下幾點,如:能夠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通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形成正確的學習和價值觀;加強物理課程與生活、社會及科技發展的關系,時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確保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倡導初中生主動參與、探索,培養學生處理信息能力、獲取新知識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等;注重全體學生健康發展,強調學生由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科間的滲透等。第二,特點。
(一)初中生需要得到較大的進步和發展,時刻關注物理教學效果
初中生在學習物理知識同時,還需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會掌握解決問題等科學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在實踐中結合自己的科學素養提高工作效率意識,培養創新精神,善于獨立思考等。
(二)教師需要關注教學過程,有一套具體的教學策略
如:為了實現物理力學教學目標,需要將教學分為“準備、實施與評價”三個階段,以便每個階段能夠解決具體的問題。
(三)物理教師要關注物理力學的教學效率,具備時間觀念和效益觀念
比如重視三維目標的建立,讓物理力學教學效果得以實現。
(四)物理教師需要自身不斷進步和反思
如:物理力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使教學得到可持續發展。
最后,物理有效教學的影響因素和多樣性。第一,影響因素。
1.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教師學習物理知識的教師,學生在興趣中感受到學習的智慧力量,進而體驗學習物理力學的快樂,從而具有自豪感。
2.物理教師的教學策略影響物理力學的有效教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如:課堂情境創設、知識遷移、活動安排等,都不同程度影響教學。
3.初中生的學習環境影響物理力學的有效性。如:社會、家長等對學生有影響,進而影響物理教學效果。
第二,多樣性。通過調查可知,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其有效教學方式的不一樣,很大程度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力學學習效果。
二、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調查分析
首先,對初中生的現狀調查分析。第一,學生對物理學習動機分析。大部分學生學習時精神狀態較好,部分學生精神狀態很差,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不一致;根據調查,有的學生對物理力學的學習意志力不強,需要加強培養。第二,初中生學習準備情況不一致。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課前預習,少部分學生做不到。總體情況學生對物理力學學習的準備是不夠理想的,以至于產生不好的教學效果。第三,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思考和認識不全面。雖然有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物理的概念和規律,但是有的學生對物理力學學習存在障礙,不利于得到良好的物理教學效果。第四,初中生對物理力學有效性認識不夠。大部分學生還沒聽過有效學習,有的甚至不想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第五,外部環境對物理有效學習的影響。如物理教師和學生間的關系,對物理力學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父母的關心程度和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力學知識掌握有很大影響。
其次,對物理教師的調查分析。第一,物理教師自身素質。有的物理教師對物理認識不充足,沒有認識到教學有效性。第二,物理教師的心理狀況不同對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影響。如果物理教師真心喜歡物理這個專業教學,那么其將用真心熱情對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習的快樂,這將自然能實現物理有效教學。然而,現實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做到這一點很少。第三,教師的物理教學情境不好將影響物理有效教學。第四,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有效教學。第五,有的物理教師對有效教學認識不夠,影響了物理力學教學效果。
三、優化初中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對策
首先,做好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準備。第一,做好物理力學教學前的分析,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下轉第168頁)(上接第158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把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認知規律進行物理力學教學。第二,根據物理教學任務,進行分析。如:根據學生的知識和現實生活情況,結合物理力學知識進行講解,讓其容易理解;通過交流和討論、實踐活動等,讓學生清楚了解物理力學教學的情況。
其次,重視物理有效教學的方法和策略,把握物理教學過程和情感教學。如靈活導入課,多媒體教學法,故事啟發法等。
最后,注重物理力學有效教學的評價體系。如:根據評價內容和評價形式完善物理力學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物理力學知識。
要想初中物理力學得到有效性的教學,不但需要掌握其相關情況和調查分析,而且要對相應策略進行優化。